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把握辩证分合 > 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5 题号:16323100

2022年6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新噪声法”)开始施行。某校高二学生针对“网络直播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展开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

让世界听到安静的声音
噪音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污染”。直播行业噪声污染主要分两类。一是户外直播。音像、话筒、灯光等设备一应俱全,主播们卖力表演。他们通常会选择“网红”地点,聚在一起“夜夜笙歌”,引发群众驻足观看,甚至导致交通堵塞。二是居家直播。许多主播白天睡觉,晚上工作,甚至直播到午夜12点以后。房屋缺少隔音材料,严重干扰邻居。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新噪声法”实施后,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同时废止。“新噪声法”补全了原法在管理对象和范围方面的缺失,重新界定噪声污染内涵和噪声排放标准,将“未依法采取防控措施”产生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界定为噪声污染,对违反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各种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防治噪声污染既是法治课题,也是文明考题。以法治促文明,才能营造宁静和谐、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1)有人认为,直播带货产生噪音是不可避免的,别人不应干涉。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此进行评论。
(2)运用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知识,分析“新噪声法”如何做到“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新时代,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形势多变、情况复杂,越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快速变动的实际,增强政策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开展调查研究,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对调查得来的材料作主观裁剪拼凑,而要一切以事实为依据,在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做好调查研究,必须直奔问题去。调查,就是掌握真实情况研究,就要找到解决办法。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带着问题去找办法,或在调研中发现问题,都得在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后,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目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如何运用科学思维做好调查研究。
2023-07-21更新 | 1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晋江梧林传统古村落是一个历经600余年积淀的古村落。为挖掘古村落的时代价值,晋江市政府组织大量专家对全市古村落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统筹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建筑、非遗等资源,创新打造有别于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创业方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最终做出以文创助推乡村振兴的决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


依据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分析晋江市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使梧林传统古村落焕发新的生机。
2024-02-16更新 | 19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揭示文明之源。其宗旨是: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的过程。多学科,就是各个学科有机结合;多角度,就是要从环境、生产力发展状况、精神生活、社会结构等多个角度来研究文明起源;多层次,就是不仅要研究都邑遗址和贵族的状况,还要研究中小型聚落和社会中下层人们的生活;全方位,就是要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发展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022年,通过对石峁相关文化人群的线粒体DNA研究,发现石峁人群主要起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华文化到文明发展的延续性提供了科学依据。20年青灯黄卷,学者们通过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掀起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神秘面纱,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并非虚言,而是历史的事实。面向未来,继续推进、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辩证分合”的知识,分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如何揭示文明之源的?
2023-02-11更新 | 4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