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 > 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55 题号:16345205
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在党中央领导下,依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     
①目的是实现良法之治
②发挥了依法治国的主体作用
③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④贯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民法典草案全部或部分先后14次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民法总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3次,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一并公开征求意见1次,民法典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各分编草案分别公开征求意见9次,民法典草案公开征求意见1次,共有425762人次提出1021834条意见。这表明(     
①我国充分发扬民主,坚持科学立法
②公民积极参与有利于促进良法善治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立法决策权
④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功能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2-08-04更新 | 7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21年1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
第六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本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由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这一规定(     
①赋予公民政治权利的同时要求公民履行政治义务
②授予司法部门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权力
③旨在用法治的手段为个人信息安全筑起制度屏障
④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和最管用的民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26更新 | 32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到了近代社会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     
A.法律具有阶级性
B.古代社会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
C.法律能惩治犯罪分子
D.生产方式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022-05-15更新 | 1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