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集体经济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3 题号:16522676
某校同学学习了经济与社会的知识以后,热情高涨。他们以“社会生活我关注”为主题进行了探究活动。以下是他们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最重要的依据是我们多年来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011年至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52万件,中国专利申请量为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每年造林1亿亩,居世界第一;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保体系,被国际社会保障协会授予“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

材料二   S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苏南农村,作为现在远近闻名的明星村,S村曾经是有名的经济洼地,经济社会发展举步维艰。回头看S村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自筹资金,对全村重新布局,实现了经济的产业集中;对污染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大减轻了环境压力;“腾笼换鸟”,不断促进产业升级;保证村民收


入持续增长,村级收入持续向民生倾斜,社会保险全面覆盖,村民福利不断提高。
(1)材料一中我国的成就是如何体现“新发展理念”的?
(2)运用所学知识,结合S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21-22高三上·天津滨海新·期中 查看更多[17]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联产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土地承包权分属于不同的农户,土地被分割;地块位置差异,流转价格无法确定,影响了土地流转的速度和企业投资的积极性等等。

某村创新设立村级土地"交易所",把村民手里的分散土地预流转至合作社,统一对接给企业使用,村民由有形实质占有土地改为无形法律占有土地。村民不单获得了租金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务工。企业用地也更加便捷稳定,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更足了。如今,该村预流转土地3600多亩,已流转给农业企业1600多亩,每年仅租金一项收入就达128万元。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为什么还要进行"三权分置"改革?
(2)"三权分置"改革是如何处理村集体、农户、企业这三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2021-03-10更新 | 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村曾经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村内毗邻黄河故道的优渥土地长期被闲置,杂草丛生,产业发展滞后。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将这些肥沃土地利用好,经村民大会讨论,该村决定立足当地独特的环境优势,依托“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与“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群体合作,成立果蔬种植合作社、劳务合作社,采用合作社统一运营管理和农户参与的模式进行集体种植。村合作社通过论证研讨,根据市场行情及群众意愿,决定采用以果树种植为主、果蔬套种为辅的种植模式,确立了以苹果、葡萄、草莓和韭菜等为主要种植作物。目前,全村已种植“维纳斯黄金”“鲁丽”等特色品种苹果和“阳光玫瑰”葡萄等果蔬400余亩,带动300户社员每年户均增收1500元。通过果蔬种植推广,预计三年内该村果树种植可达600亩,可吸纳600余户村民入社。

材料二   某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以“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原则,以“激发内生动力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该区通过召开坝坝会、发放调查问卷、派出网格员走进村(居)民家中等方式收集建议,切实将村规民约修订成接地气、顺民意的“习惯法”和“小宪法”;坚持内容和程序合法性原则,村规民约不得与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把规范基层小微权力、家风家训、文明新风等廉洁因素纳入村规民约范围,解决“谁来治”“如何治”的问题,将村务管理由“为民做主”变成了“由民做主”,使“小村约”发挥“大效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概括该村发展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区是如何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的。
2023-10-31更新 | 1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姜村,位于浙江省淳安县西南部山区。近年来,在党的带领下,下姜村实现脱贫致富、迈向共同富裕,被誉为“梦开始的地方”。

下姜村实行了党群“1+7”(一家亲)机制,让1名新书记与7名老书记结对,让1个党员与7户村民结对,使新书记有监管人,老书记有话语权,党员有联系户,村民有解忧人。通过党员群众自荐和党组织推荐,下姜村创建了由10人组成的村级“群英智囊团”,凡涉及村级民生改善、工程项目、重大决策等事项,“群英智囊团”成员全程参与,承担建言、服务、监督、评议等职责。同时,建立了每周村务联席会议制度、每月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制度等民主议事机匍,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渠道,明确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项目等均须村民代表大会、户主大会进行表决并由村级法律顾问一一“把脉”。下姜村还成立了实业发展有限公司,786名村民以人口股、现金股和资源股3种方式成为股东,实现了“人人当股东、个个有股份”;面向社会公开聘请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负责实业公司运营管理,把土地征用改为土地入股,建立土地集约经营“双赢模式”,让村民享受更高、更长久的土地效益。



结合运用《经济与社会》和《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下姜村是如何成为“梦开开始的地方”。
2022-01-12更新 | 4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