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 十月革命的胜利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33 题号:165431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

人物梦想
郁达夫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卓乃器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帝国主义的虎伥。
李宗武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史。中国民众能监督改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和,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宋云影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材料二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文告,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1)根据材料一,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分析郁达夫、宋云彬等人的梦想出现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是从民族独立角度看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请你谈谈中华民族的独立与材料一中提到的“近代化梦想”之间有何联系。简要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21-2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地主阶级敲骨吸髓、竭泽而渔式的残酷剥削,造成了农民阶级极端的贫困和落后。封建国家强迫自耕农民交纳农业税、户税、人头税以及各色名目的杂税,并从事无偿的劳役。“今之劳扰,殆无三日休停”“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馈,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阶级生活情景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材料三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随后,社会主义由苏联一国发展到欧、亚、拉美15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坚定不移地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告终,而且日益显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特征。
(2)结合材料二、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三代表的生产关系的区别。
2022-11-10更新 | 1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到欧文的“新和谐公社”,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三个时期,都表达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共产党宣言》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发生巨变并解体,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也随之改旗易帜。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罕见的世界奇迹,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认识。
2023-10-14更新 | 12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革命成果落入资产阶级手中。列宁制定了《四月提纲》,提出了继续进行革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方针。1917年10月20日,列宁回到国内,领导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11月6日,武装起义开始,当晚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7日上午,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所有重要据点。下午6时,包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晚9时40分,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攻打冬宫的炮声,起义群众随即冲入冬宫。当晚,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大会宣读了由列宁起草的宣言,庄严宣告革命胜利。于是,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作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日载入史册。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十月革命的国内、国际影响。
2023-10-13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