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3 题号:166879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期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数量相继超过2020年的18起、2021年的30余起。面对世纪疫情的跌宕反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以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非凡实践,团结带领亿万人民打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直面风浪,把舵领航。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至我国28个省份。3月份以来,本土感染者累计突破7万,中高风险区一度超过600个……我国防疫抗疫工作面临严峻挑战。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这是是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卓越体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

精准防控,科学施策。“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指挥下,根据疫情变化,诊疗方案、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等与时俱进作出科学调整,更加科学的防治举措不断出台。

共克时艰,众志成城。“只要我们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疫情,迎来人类发展更加关好的明天”。展望未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奋斗,疫情终会过去,胜利必将到来!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会对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1】长三角,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推动长三角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不仅有利于长三角“强身健体”,使长江经济带的“火车头”牵引力更强,也有利于探索更深层次区域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和路径模式。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随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人大常委会会议先后分别表决通过各自省份的《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并发布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研究制定的“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出,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要求国务院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作为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搭建起了“四梁八柱”。

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缘相近,人员相亲,文化一脉。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必须积聚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力量,重视文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同时,纵观纲要全文,“一体化”是理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词。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必须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加强各地各领域互动合作,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共建共享+平等协商”等。总之,在统筹兼顾中纲举目张,在总揽全局中齐头并进,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从而汇聚成推动中国发展的综合优势。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出台是如何彰显我国制度的显著优势的?
(2)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必须坚持“有为政府+有效市场”。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某校学生会准备以“延续文化脉络,共筑文化高地”为主题组织一场论坛,请你围绕主题自拟两个关键词展开发言。
要求:①围绕主题确定关键词,紧扣关键词撰写发言提纲。
②综合运用《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知识加以阐述。
③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00字左右。
2021-01-17更新 | 11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4月15日起,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


“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页面截图

据悉,此次网络征求意见的时间为4月15日至5月16日。在此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可通过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官网、新闻客户端以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设的专栏提出意见建议。此次网络征求意见的内容主要包括8个方面(见截图),

根据安排,对收集的意见建议,有关部门将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研究,为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这个‘我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专栏让我们普通学生也有了直接给中央发表建言的平台,点赞!”广西一位硕士研究生这样说。“党的二十大对全党和全国人民来说都极为重要,感觉这让民主的烟火气更浓了”,成都的一位政协委员这样说。

“我最关注民生保障方面的内容”,陕西的一位基层党委书记这样说:“我今年76岁了,对于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充满期待。我是农民出身,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做绿色环保农业,深深知道广大农民的需求。”一位致力于农业发展的企业家这样说。

结合材料,说明“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的重要意义。

2022-05-07更新 | 1360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推荐3】从春天出发,开启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一定能共同书写新时代的发展新答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以及计算机处理器的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人工智能带来新技术、新模式,助力高质量经济发展。但回顾过往,每次人类迎来新的技术革命,都会伴随着各种争议,特别是人们担心被新技术取代会产生大规模的失业问题。


(1)有人说“人工智能是带刺的玫瑰”,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预测并分析人工智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2018年3月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有一处重大的变化: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一字之差体现了高质量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



(2)任选一个政治参与的主体,阅读材料,谈谈如何凝聚法治力量,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
2018-09-25更新 | 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