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公民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4 题号:1670387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镇镇政府2020年疫情期间的工作日志(节选):

时间内容
21根据有关法律及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各村居场干部突击队轮值上阵,继续在各村口设置关卡,强化人员出入村管控,非本村人员不得进入
23继续发放宣传材料,采取关闭各村老人协会、取消或严控民俗活动、下发疫情防控资金及物品、检查疫情防控薄弱点等工作措施
26与民政部门人员一起入户宣传,通知张村一户丧事筹备人家尽可能减少参与人员;对摸排出来的李庄西乐队进行政策宣传,要求疫情防控期间不聚集演练或演出
210借鉴、学习周边典型经验,发动群众创新宣传口号,以“更接地气、更具人气”的标准和民间文艺的形式创作了《齐心协力战疫情》“三句半”口号
215通知全镇护林员全部上岗执勤,开展全方位无死角、全天候的巡查,杜绝违法焚烧垃圾、砍伐树木等行为,以更好的生态环境助力战“疫”胜利

(1)结合材料,分析该工作日志反映了政府在抗疫期间履行了哪些职能。
(2)有些群众对于“在村口设置关卡,强化人员出入村管控”一事并不理解,请你运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有关知识对其做好思想工作。
(3)因无知而带来的恐慌有时比病毒更可怕。该镇为破除人们的恐慌心理,举办疫情防控宣传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标语简洁,符合主题,照搬试卷中涉及抗疫的材料不得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取得突出进展。20183月,我国又对现行宪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这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宪法保障。
(1)请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我国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过程进行排序,并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①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启动宪法修改工作
②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③党中央广泛听取和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意见
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71日通过宪法宣誓制度,2018224日对宣誓内容作出新的修订。
(2)请谈谈进行宪法宣誓的依据是什么?
2018-08-08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H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提出,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经济振兴,更要实现文化振兴。为尊重人民群众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各级政府:一要发动群众参与,调动群众投入这一活动的积极性;二要从乡村文化的现状出发,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振兴这一民生工程的紧迫性和使命感,整个振兴过程要向社会公开,接受村民监督;三要多策并举,广开民意渠道,从文化入手,对新村和老村进行分批改造,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分析广大群众在乡村文化振兴活动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2019-05-13更新 | 10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们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材料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不同主体不同方面着力。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不同主体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2020-02-22更新 | 26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