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逻辑与思维 >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 把握辩证分合 > 分析与综合及其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10 题号:1677020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长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能源。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破解碳达峰碳中和难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见寂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莲转而知为车。”观察并模仿自然行为,是人类创新的重要源泉,从鲁班用竹木做鸟的传说到如今的飞机、潜艇、雷达、机器人等现代高科技,无不有模仿某种自然生物的影子。人们研究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工作的原理,并根据这些原理发明出新的设备、工具和科技,创造出适用于生产、学习和生活的先进技术,这就是仿生学。仿生学的研究不仅需要微观的慧眼,更需要宏观的视野,其研究程序大致有以下三个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分析说明仿生学的研究所运用的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的方法。
2023-08-24更新 | 15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区域市场一体化
区域市场一体化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国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目前,这些地区在要素资源市场的统一,市场平台设施的统一等方面,已经有一系列的推动市场区域一体化的一些经验和做法的积累。这些地区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高端要素区域内集聚、畅通流动,形成引领本区域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全国统一大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1)有人认为我国应继续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也有人担心区域市场一体化会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请结合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对材料一进行评述。

材料二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人不能肆无忌惮“按键伤人”,更不能充当“键盘侠”。2020年7月,穿着前卫的张女士在取快递时被便利店视频拍到,店主孙某未经同意将视频发到网上,引发大量低俗评论。张女士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孙某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张女士精神损失费一万两千元。

近日,某地组织开展“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网络文明建设主题活动,引导群众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共建网络文明,共享文明网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人民法院这一判决的合理性。

材料三   历史上以烧炭得名的门头沟区炭厂村,如今已发展成为“北京市美丽乡村”。炭厂村曾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型。新中国成立后,炭厂村响应党中央号召,退出烧炭业,封山造林。改革开放以后,炭厂村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林果业。前两次转型,虽然使炭厂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依然是远近闻名的低收入村,很多村民离开家乡,前往城区务工。为彻底改变炭厂村的面貌,实现高质量发展,炭厂村“两委”在学习类似山村转型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本村特色资源,多次召开村民大会,集思广益,最终结合本村实际,明确了打造“全村域旅游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决定实施产业转型,盘活“沉睡”多年的绿水青山,大力打造神泉峡景区。炭厂村坚持集体经济,让村民成为股东,享受分红,村民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经过几年的发展,景区年收入达70万元,村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年轻人选择了回村就业。炭厂村把改善民生、治理环境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走上了一条生态富民路。如今的炭厂村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3)结合材料,说明炭厂村是如何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成功实现转型发展的。
2022-05-24更新 | 73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地热能具备资源潜力大、零排放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凸显,在当今能源日趋紧缺和人们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情况下,对地热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愈来愈受国人的青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冬夏两用,能很好地满足人民需求;地热能发电潜力大,能大大缓解部分地区电力紧张问题。勘探开发地热能资源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对改善人民生活、活跃当地经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极为有利。

勘探表明,我国中深层地热能可采资源量潜力巨大。但中国的地热能资源大部分分布在滇西、藏南等,和经济发达、用电需求较大地区存在地理错位;地热能发电仍处于培育阶段,产业的发展缺少动力;缺乏全国性统一补贴政策,导致新地热能电站建设者望而却步……

对此,国家出台了多项支持地热能发展的政策。推进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对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及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绿色转型和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能源支撑。

(1)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阐述国家出台支持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政策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地热能资源开发利用。
2024-04-03更新 | 2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