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特殊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5 题号:17060596
乡村就该有乡村的样子。乡村建设可以借鉴城市的文明元素,却不能用大城市的标准来评价、审视和规划。振兴乡村的目的,是使乡村成为真正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地方,而不是看似美丽现代却丢了乡土之魂。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其表现出来
②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③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④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脱贫攻坚实践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而改变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9-03更新 | 12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并分学段开展不同内容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这表明( )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劳动教育不能全过程一致
②教育应遵循规律,让学生亲历劳动,提升教育实效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各个学段要实施一致的劳动教育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劳动教育应该分段实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5-21更新 | 7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经过持续努力,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四个“转变”体现了
①“精准滴灌”寓于“大水漫灌”之中,注重扶贫开发的针对性
②“统筹集中”相对“多头分散”更能发挥扶贫开发的整体效能
③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说明外因通过内因起到作用
④侧重考核“生产总值”到主要考核“脱贫成效”抓住了考核重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9-08-30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