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14 题号:1709394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全球“碳中和”进程不断加速。在国家政策支撑下,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迎来了发展热潮,造车大军蜂拥而至,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据悉,大众汽车将在2033年至2035年间在欧洲停售燃油汽车。此前,福特、通用、奥迪、本田等车企也纷纷宣布停售燃油车的计划。比亚迪董事长表示,结合国内外环境及资源来看,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大势已定。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燃油汽车停售,其初衷都是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碳中和”目标。在使用过程中,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确在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方面占据优势。

然而,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来看,其三电系统之一的动力电池,在生产制造与回收环节均存在能耗和污染问题。2021年数据显示,我国电力结构中,火电占比超过70%。火电主要以煤炭作为燃料,在发电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并产生大量环境污染物。同时,动力电池从材料提取到生产完成都存在一定的能耗和污染。另外,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也存在污染隐患。那么新能源电动汽车真的比燃油汽车更加环保吗?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新能源汽车是否真的环保存异的原因。
(2)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的大势已定。结合材料并运用发展观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2-23高二上·河南南阳·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公报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要因时而进,适应时代之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事而举,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需而新,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三个维度理解”的认识。
2020-05-28更新 | 11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9年9月17日,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已达49亿元人民币。“80后”导演杨宇首执“导筒”完成的动画长片,凭借对中国传统神话人物的颠覆性解读和“慢工出细活”的技术制作,以惊人的速度蹿升为中国国产动画片的领头羊。《哪吒之魔童降世》舍去了原著《封神演义》中哪吒大闹龙宫、割肉还父、剔骨还母等种种情节,增加了如父亲李靖为哪吒换命、母亲殷夫人因要保护百姓而无法专心陪伴孩子长大等家庭生活的片段。哪吒一家相连的血脉并非透过“割肉剃骨”般暴戾的情节呈现,而是靠温情的细节堆积而成。影片将神话传说中的“龙宫三太子”敖丙与哪吒设置成一对双生映照的组合,更颠覆其在传统演绎中固有的反派形象。中国动画善于取材传统神话,融合中华文化元素,逐渐打破欧美日本垄断。《哪吒之魔童降世》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卖座的国产动画片。

材料二:中国能够保持近4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并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绝非偶然,而是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根源。其中,确立一套适合中国国情、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成功的关键因素。坚定制度自信与不断完善和发展制度是有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但这并不是说中国制度已经完美无缺,不需要完善和发展了。“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既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又完善和发展这些制度,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1)有人说:“对传统文化的颠覆性解读,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不利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相关的哲学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有足够的底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2020-10-12更新 | 14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先进的思想必定与非凡的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的理论必定与伟大的实践相互促进。百年党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们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发展和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新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创“两个结合”,既紧密结合新时代的中国具体实际,又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源头活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精神的命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快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供了无比强大的思想武器,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1)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3)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就青年如何实现人生的新飞跃提出两点建议。
2022-03-12更新 | 3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