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94 题号:17156320
2022年9月9日,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的发现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研究团队在艰难的实验过程中,发现了疑似新矿物的颗粒,经过一系列的拉曼光谱分析、晶体光性描述等系统详尽的矿物学研究,揭开了“嫦娥的神秘面纱”。这表明(     
①人们追求真理的方向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实践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为实践服务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两个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进行在轨轮换。这一成功轮换(     
①佐证了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说明人能够正确把握客观规律
③表明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体现实践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12-09更新 | 18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庐山的美景吸引了历代文人骚客,李白留下千古绝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留下传世佳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诗人的创作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②诗人对庐山美景的不同认识源于不同的反映方式
③诗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文学修养影响认识的结果
④不同人对庐山的自然风光一定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2-28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农谚以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农业智慧,传递着丰富的农业经验,体现出古代农民对大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如“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清水下种,浑水插秧”“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等,对人们准确把握农业生产规律以从事农业生产具有积极作用。这说明(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自然界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④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5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