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文化创新的途径 >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33 题号:17223359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激荡的大时代、宏阔的大实践呼唤、孕育、产生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划时代的科学理论体系,所蕴含的真正内容是由于产生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新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具有适应时代需要、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特质。这一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集中反映党和人民顺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创造,集中展现党的创新理论在时代引领力上的历史性突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之“的”的典范。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这典范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2019年国庆期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带领观众们重温了新中国70年的峥嵘岁月,该电影以小见大,塑造了身处大时代的“小人物”群像。该片既有取材史实的真实人物,也有大胆创设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达着“历史是人民写就的”价值主题。该片一方面是类型化叙事手法的纯熟应用,既有传统电影叙事手法经典再现,也不乏商业类型片悬念叙事的娴熟应用,多种叙事手法交互作用,让故事的讲述饶有趣味,有效调动了观影的愉悦度:另一方面是风格化叙事艺术的成功把握,让该片的基调始终较好地控制在质朴深情、温暖奋进的向上,不仅营造了富有历史阶段的生活质感与时代氛围,而且呈现了广阔的社会场景与生活容量。让观众们深刻体会到“我”与中国的血脉相连,激发了观众们内心最朴素的爱国情怀,影片登顶2019国庆档票房冠军,也创造了献礼片票房历史新高。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一曲《我和我的祖国》中,让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最真的情感流露,最深的精神触动,才能够让家国情怀在每个人的心中同频共振,凝聚更强大的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我和我的祖国》创作的成功之道。
(2)有人认为,爱国就是爱家,爱家就是爱国,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对此进行评析。
2020-07-15更新 | 15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河南卫视继2021年春节甩出《唐宫夜宴》《天地之中》一波王炸后,《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等一波接一波,掀起一潮接一潮。这几档节目的精彩展现,让河南卫视火爆出圈。

《端午奇妙游》总导演陈佳发文感谢大家对文化自信的认同与共鸣共情。郑州大学汪振军教授这样评价七夕节目《龙门金刚》:“金刚怒目,降服四魔;菩萨低眉,慈悲安详;一个是大勇,一个是大爱,特别是在水灾疫情之时,人们既需要金刚菩萨战胜疫魔,也需要卢舍那佛的温情关怀,两种力量,一刚一柔,刚柔并济,代表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金刚菩提除百年大疫,仙女飞天佑中原平安,这正是千万人内心的愿望。”


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结合河南卫视的频频出圈说明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1-12-15更新 | 2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了一档《百家讲坛》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该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入点,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节目播出后热议无休,获得成功。节目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把握信了一个“近”字。亲近中华历史文化。每一集的经典佳句,源自千古名篇,至今还广为流传;贴近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想融合,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原声微视频”“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该节目成功之处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的启示。
(2)《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通俗传播。请运用所学知识,就如何通俗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两条建议。
2019-07-02更新 | 3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