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62 题号:1735995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关于大学生就业去向的最新调查显示,国有企业深受毕业生的喜爱。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八成在选择“最愿意工作的两类企业”中首选国有企业。

就业选择是人们对未来生活预期想法的落实,往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并随从主流,这从中国社会就业大趋势的变化中就可窥见。国企一经商创业一外企一互联网创业,这种择业趋势和其所处时间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息意相关。如今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显然也是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十分认可国企“铁饭碗”,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不无关系;外企曾经风光无限,是基于当时人们对于外企企业文化、工作氛围以及薪酬福利的高度认可。现在大学生忧虑“35岁被裁”“996工作制”等职业现状,再加之疫情及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各行各业发展都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这也就不奇怪大学生愿意青睐更加稳定的工作职位。

还得看到,在过往数十年间,虽然各种就业形态演变兴起,但在一众家长和长辈心中,稳定永远是工作生活的关键词之一,这是基于他们过往生活经历得出的结论。也因此,在家长心目中,对年轻人能够在国企、政府机构等稳定单位工作的认可度始终没有降低。


(1)结合材料,针对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变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说明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2)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如果你是一名大学生,你会怎么选择?请从唯物论和价值观的角度,说明你这样选择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我国开启了载人航天的伟大征程,并取得丰硕成果。

年份航天成果对航天事业的影响
1999年11月
——2002年12月
神舟1号——神舟4号
无人飞船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四次成功发射无人飞船,为载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神舟5号载人飞船中国第1艘载人飞船,开启了载人航天新时代,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2011年9月天宫一号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2011年11
——2013年6月
天宫一号与神舟8号对接
成功
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仓等多项试验成功。
2016年9月天宫2号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2017年4月天宫2号与天舟1号完成
自动交会对接
标志我国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为2020年完成空间站做好准备。

(1)结合材料一,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天宫2号与天舟1号的成功对接。

材料二:2017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6周年纪念日。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方法、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结果。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018-11-11更新 | 10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的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到新中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材料二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指出,全党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奋斗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2)从探究世界的本质角度,阐释共产党如何才能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2022-07-21更新 | 36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9月18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团队获国际宇航联合奖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该奖是国际宇航年度最高奖,至此,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获得了丰富的科学成果。

研究表明,火星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昼夜温差大,大气稀薄,我国行星探测任务为什么首选火星呢?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是最像地球的那一个,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地貌特征等都与地球类似,更重要的是,有明显证据表明,火星上曾经存在着水,地球是火星的过去,火星是地球的未来,地球在朝着火星的方向演变。

如何确定天问1号的最佳发射计划呢?影响发射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发射计划的确定,要根据地火距离、火箭运载能力、时间、技术、天气、气候等多种实际因素,我们的航天人克服种种困难,保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窗口期进行火星探测,节约探测器燃料,省时省力。

回顾过去,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从“两弹一星”的伟大创举,“嫦娥”奔月、“天宫”揽胜,再到“北斗”环宇,“天问”问天……几代航天人在探索浩瀚宇宙的征程中,孕育形成了航天“三大精神”: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航天精神一以贯之、历久弥新,在它的引领和推动下,中国航天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的更稳更远。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航天探索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发射场点火发射。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问天之旅”是一次自信之旅。这种自信,既体现于延续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向的“习惯”——发射前精确宣布发射时间,实际发射时保持分毫不差;同时也反映在迎接和战胜新的挑战之中,大发射塔用大火箭把大航天器送入太空,航天人怀揣自信又干了一件大事。打开“天宫”画卷,时光铺陈的不仅是一个个航天器穿梭太空的轨迹,更是中国航天人一次次以自信和豪迈在太空刻下的中国印记、写下的中国奇迹。


(2)结合材料,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围绕“自信之旅”这一主题写一篇感悟。
要求:学科术语运用准确;突出主题,逻辑严谨;150字左右。
2022-12-02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