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79 题号:1745945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梦天”实验舱计划在今年10月发射升空。届时,中国空间站将完成“三步走战略”在轨建造,形成由“天和”核心舱和“问天”、“梦天”实验舱组成的“T”字基本构型。

逐梦的30年间,不懈的创新攻关和努力,造就了筑梦太空的坚实底座和底气。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再到神舟十四号,从无人到一人一天进入太空再到多人多天进入太空,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再到驻留太空3个月、6个月……中国空间站蓝图的绘就,使飞天梦伸向更远的天际。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载人航天精神,奋力拼搏、接续奋斗,以“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为空间站梦想铺展了一节节向上攀登的台阶。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航天人在创造中国奇迹的过程中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科技赋能文创行业已成一大趋势,在增强其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也昭示着未来文创行业的发展方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州咏声动漫公司多个动画项目的制作和发行进度延缓。为了员工健康,咏声动漫通过“云协作”远程办公,成效显著。对于艺术设计、网络文学、游戏设计等对计算机技术依赖度较高的行业,远程线上办公可能不仅是疫情当前的应急措施,也可能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文化创意的产生离不开创新思维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云协作”不仅是一种线上办公手段,更是一种突破时空、互动交流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塑造开放多元包容的国际文化市场。除了“云协作”,线下文化活动、文化服务也充分利用AR、大数据、直播等技术在网上“云复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金玉琅琅——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展线上直播吸引了84万网友观看;某手艺商店将艺术手作课程调整至线上,手作老师通过微信群和抖音与会员沟通……疫情期间,人们对于网游动漫、网络文学、移动视频等数字文化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充分显露了大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文创行业应面向“线上”,拥抱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有业务的数字化迁移。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现代科技如何赋能文创行业。
(2)“云协作”“云复工”渐成文创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材料,运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分析“云协作”“云复工”的成功之处。
(3)各行各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思维。试设计两种类似“云协作”“云复工”的工作模式。
2020-03-15更新 | 114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体育界,女排从来就是这样一个特别的存在,她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体育。女排精神,既是一种体育精神,也是一种前行力量,能够激励我们朝着目标砥砺前进。

1981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夺冠后的第二天,《人民日报》破天荒地用整个头版庆祝中国女排的胜利,并发出“学习女排,振兴中华”的号召。上世纪80年代女排夺得5连冠,女排精神传遍神州大地。 之后三十多年,中国女排曾青黄不接、战绩下滑,但女排精神始终激励着女排姑娘和教练们,到2018年,中国女排共获得9个世界冠军,2个亚军,2个季军,写下了中国三大球唯一的传奇。

在2018年女排世锦赛中,中国女排虽获铜牌,但比赛中传递的女排精神却在世界圈粉无数。前NBA著名演员科比﹒布莱恩特引用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的一段话致敬中国女排: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明知道不会赢,也会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但依然坚持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女排精神?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中国女排写下中国三大球唯一传奇的原因。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女排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2020-02-10更新 | 22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材料一: 某市把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重要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法治文化长廊,举办法治文化艺术节,开发制作《普法总动 员》《开心学税法》等学法动漫游戏。除了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主阵地开辟法制宣传专栏、专版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车载移动电视、户外电子屏等现代传播方式, 打造法治文化传播新平台,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出现代法治文化的浓郁氛围,使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维权靠法”的法治观念逐步深入人心,让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材料二: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中央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实践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必将推动依法治国迈向新的更高境界。
中国的法治进程: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还把依法治国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思想。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目标任务,一整套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治理体系加紧构建,全面提升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入推进。
材料三: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部署,结合山东实际,山东省委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加快建设法治山东;其关键在于落实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坚持法治山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更好发挥法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文化传承与创新”相关知知识,分析该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做法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二,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发展过程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中共山东省委在推进法治山东建设过程中遵循了哪些辩证法方法论?
2016-11-26更新 | 8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