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3 题号:1746040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河南夏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工具、武器和酒具反映了当时冶炼青铜的技术和制造器物的工艺水平。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空前庞大的青铜“司母戊”鼎,更验证了我国奴隶社会高超的冶炼技术,其宏大的气势、精巧的工艺也是世界上罕见的。由于冶炼技术的提高,使金属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材料二   在原始社会,劳动产品常常不能维持人们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以致会发生人吃人的现象。氏族内部男女杂居,实行群婚制。人们“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处于蒙昧状态。到了奴隶社会,不再杀死俘虏,把大批俘虏当作奴隶用到生产上进行劳动,实行简单的协作。男女间也由配偶婚姻代替了群婚。特别是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为人类文明奠定了基础,使人类精神生产得以迅速发展,这些精神生产又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面貌。


(1)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

材料三   杜甫的《兵车行》中这样写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指出材料三中体现的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哪些?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议题: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过渡是历史的退步吗

情境一   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人压迫人的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社会人们共同生活和劳动的基本单位。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体氏族成年男女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和军事首领也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氏族长处理氏族内部日常事务,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他同所有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更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氏族内部的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情境二   随着石器的发展,金属工具的出现,社会产品除维持人们的生活必需以外,开始有了剩余。剩余产品的出现,一方面为一部分人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专门从事社会管理和文化科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私有制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奴隶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可以自由买卖;奴隶主可以强迫奴隶工作,奴隶无报酬和人身自由。


(1)原始社会为什么又称为“原始公社”“原始共产主义社会”?
(2)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依据是什么?
2023-09-05更新 | 12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奴隶社会存在两大对立的阶级--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稍有疏忽,就会受到惩罚;奴隶主用极其野蛮的办法强迫奴隶当牛做马,并占有奴隶生产的全部产品。奴隶主为了维护其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分析说明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3-12-26更新 | 41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面是奴隶社会的一些社会场景。

据此,有人说:“原始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平等互助;而奴隶社会,奴隶主残酷剥削和压迫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因此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请评析此观点。
2022-09-30更新 | 2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