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坚持党的领导 >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50 题号:17473326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考察调研的足迹行至大江南北、大河上下,对长江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国务院实施了被称为“水十条”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了《长江保护法》实施方案,拟制了《黄河生态保护法(草案)》;各级政府使全了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建立了长江、黄河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保全过程监管并开展执法联动:在沿河沿江流域开辟生态公益林和湿地公园,作为集普法宣传、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为一体的生态修复基地……人们以不断提升的保护意识为墨,以人人参与、人人贡献的行动为笔勾勒出“母亲河”碧波荡漾、水清岸绿、永葆生机活力的美丽画卷。这十年,发生变化的不仅是黄河、长江,全国范围内的各种水体也发生根本性变化。截至20227月,我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上升至84.9%,比2012年提高23.2%,水环境指标已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极大的提升了居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分析我们碧水保卫战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制度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优势。

◆“中国之治”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之治”令世界惊叹。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有效应对世纪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顶住和反击外部极端打压遏制;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徐徐展开……一次又一次跨越、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中国之治”写下生动注脚。


(1)“中国之治”的核心密码在于“中国之制”。请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寻“中国之治”背后的制度“密码”。

◆“西方之乱”

与“中国之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西方国家乱象频发,债务危机、疫情失控、种族歧视、社会撕裂等不一而足。这些问题暴露出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短板,凸显了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失能、失效和失序。

以美国为例,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美国不仅新冠累计确诊和死亡病例数全球第一,而且陷入失业、高通胀、债务危机的泥潭;美国国会大厦在大选期间遭暴力冲击,民主、共和两党及其支持者至今仍在诸多重要问题上针锋相对;恶性枪支暴力案件数量再破纪录,围绕控枪的争论年复一年,受“政客+军火商”的军工联合体影响,政客们空喊口号,却难有实际措施。种族矛盾愈演愈烈……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人权”等为标榜的美式民主异化变质,深深撕裂了社会民众和政治精英。


(2)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一直是美国政治的中心话题。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美式民主异化变质的理解。
2022-06-09更新 | 13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跨越20年,“东北振兴”这一宏大命题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野。

2003年,党中央作出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拉开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序幕。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东北地区要增强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精准发力,扎实工作,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从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新动能、更好支持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等六方面作出重要指示。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高专业化素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要求,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以新风正气振奋发展信心。

从振兴老工业基地,到全面振兴,再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2023-11-08更新 | 52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20 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具体要求。

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自上而下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的领导责任体制,健全扶贫机构,明确各部门在扶贫工作中的具体职责,确保扶贫资金足额及时到位,通过产业扶贫、技能培训等方式精准发力。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时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成功经验,社会各 界以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参与扶贫事业。各地协同脱贫攻坚,形成了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机制。在社会各界积极努力下,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到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到 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制度优势,一定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发挥制度优势定能确保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实现。
2020-03-20更新 | 4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