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9 题号:176127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处理同周边不同国家和民族关系、同外来文化关系的过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伦理原则,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一原则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采取谦虚开放的态度,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比如,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并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历史上,中国不乏多元族群与多元宗教,但无论族群如何多元,总能因命运与共而融为一体;无论宗教如何多元,总能因交流互鉴而和谐共存。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这为当前促进各国携手合作、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借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中华文明的发展对我们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启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10月19日,北京大学第十六届国际文化节开幕。本届文化节以“世界无界,未来以来”为主题。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学生参加,展示各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传统乐器、手工艺术和特色美食等。北大始终秉持“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文化传统,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文化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2019-12-03更新 | 13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9月21日晚,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圆满落幕。本届艺术节秉承中华文化“和平、和谐、合作”价值理念,聚焦“丝路核心、中华文化、国际元素”三大主题,坚持“丝路艺术的盛会,民心相连的桥梁,人民群众的节日”办节宗旨。参与本届艺术节各项活动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16个,其中,有1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与舞台艺术表演,总演出场次达到98场,参演的大部分剧目涵盖门类广,有戏曲、芭蕾舞剧、音乐剧、话剧、交响乐、民乐等。题材丰富,有现实题材,有历史题材,有红色题材等。在文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化论坛、惠民巡演四大板块的基础上,举办2019年国际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西安)、2019国际现代艺术周、2019国际儿童戏剧周、2019国际创意动漫周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省优秀剧(节)目展演等5项专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为陕西乃至中国西部的文化艺术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机遇,为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关联国家经济发展、文化交融、思想交流、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合理性。
2019-10-18更新 | 40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10月11日至16日,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电影行业交流日渐频繁,一大批故事片、纪录片及动画片在合作中创作完成,电影艺术正成为沿线国家文化交流的光影“大使”。本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特别推荐影片,是多国的专业电影人从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500多部作品中选出的。在本届电影节展映单元,500余部国内外优秀影片在户外广场、电影院线和线上平台与观众见面。其中,影院展映影片102部,70%以上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1)阅读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加强电影文化交流的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相关知识,就我国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2021-05-31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