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与社会 > 文化的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600320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色气质是革命战争年代忠贞不愈、慷慨赴死的战士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是中国共产党在95年里不断成长壮大;是建设发展时期舍身忘我、一心为民的公仆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是党的领导,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是改革开放时期扎实肯干、无私奉献的先锋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是党以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人在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历练的“红色气质”,能够保存多久,党的生命就能够保持多久,能够薪火相传,人民的江山就能世代永固。
材料二       《朗读者》第一集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年8月2日,许元通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项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徐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学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它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月翻译一本,计划有生之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弘扬红色气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奋斗者,新时代下凝聚精气神。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一个民族的长盛不衰、一个国家的屹立不倒,必定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从邓稼先、钱学森等老一辈的英雄楷模,到张桂梅、黄文秀等新时代的奋斗者,顽强拼搏的“奋斗基因”已经刻在中华民族的骨子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们更要弘扬奋斗精神,激励亿万中华儿女攻坚克难、勇攀高峰。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1)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奋斗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请你运用把握世界规律的知识说明“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023-07-18更新 | 2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创新放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对于坚持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因。
2022-01-17更新 | 17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空间站巡天-3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挑大梁、担重任,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在逐梦太空的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

航天梦托举中国梦。当前,我国正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行,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广大青少年要以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坚定决心意志,增强紧迫意识,埋头苦干实干,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攀登者,书写中国梦的壮丽篇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
2023-07-02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