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 依法执政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0 题号:1769598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只有充分发挥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对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2022年的立法项目从国情出发,涉及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民生、安全、生态等各个领域。反垄断法、公司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法律的修改,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制定,体育法、社会救助法等法律的修改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粮食安全保障法、金融稳定法、能源法等法律的出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黄河保护法的制定,畜牧法、矿产资源法等法律的修改推动绿色发展⋯⋯立法项目更多于往年,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阐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正确性。
(2)说明我国2022年的立法工作是如何践行全面依法治国原则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全会指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

全会还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请运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民主法制”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2019-11-27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理政,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带头厉行法治,直接影响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决定着法治体系运行的质效。2023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应知应会”,创新性引入清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强调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发挥在尊规学规守规用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方面的带头作用,明确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规国法的学习重点,建立领导干部学习党规国法的有效制度。


有人认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到“应知应会”。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2023-11-24更新 | 18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营造法治环境。

当前个人信息被滥用、买卖、泄露的案例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个人信息泄露数已知的达到55.3亿条左右。这表明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都可能变成被关在“玻璃房中的裸体人”。

2020年9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了未来我国将更加注重“保障国家数据安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在党的领导下,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先后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检察机关共办理网络侵害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800余件,同比上升约1.7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部分条款:

第十条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营造维护数据安全的法治环境为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2-11-24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