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村委会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9 题号:17732342

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役中,A村村民在村委会的组织带领下,本着“自我服务”的原则,科学有序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首先,村委会做好宣传动员,用社交平台、大喇叭等载体,普及科学预防新冠病毒的知识、方法和其他有关信息,增强村民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其次,通过视频会议,村民充分讨论、民主协商,在多数村民支持下,制定值班轮流制度、建立专门的新冠宣传橱窗、完善积分制、修订村规民约,把抗疫新规纳入村规民约;严格落实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积分制,调动村民自觉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利用广播站、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对村委会、村干部的疫情防控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在A村村民与村干部的努力下,措施落实到位,取得了抗疫的最终胜利。纵观全国,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充满了不确定性,各地为防控疫情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其中大部分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但有的防控举措简单粗暴,明显违背群众利益,也违背相关法律。为此,中央特别强调,疫情防控要依法科学有序进行,这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生命之墙,至关重要。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村的疫情防控是如何体现“基层群众自治”的?
(2)针对防控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请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角度,谈谈我们该怎么做。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誉为“百节之乡”,长期以来,节日、婚丧嫁娶中农村滥办酒席成风,攀比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干部群众很头疼。自从有了“合约食堂”,大家攀比少了,小小的“合约食堂”正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课堂”。

“合约食堂”主要由村两委牵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共同制定“合约食堂”配套管理制度,并纳入村规民约。明确“合约食堂”承办宴席种类、标准、规模、申报流程等,规定只承办婚丧嫁娶宴席,拒办其他名义的酒席。针对以往办酒席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等现象,由群众推选乡贤人士等成立“寨管委”,负责“合约食堂”管理和运行维护,对违反规定行为及时劝导制止,不听劝导的,由“寨管委”成员、村两委共同对当事人和酒席主办者批评教育,并纳入“星级文明户”量化评比考核。有一些村寨把“合约食堂”打造成村民文化活动室、普法工作室和道德讲堂,将本村的道德榜样记录在册,宣传本村文明典型、好人好事,引导农民养成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合约食堂”是如何成为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课堂”的。
2023-12-26更新 | 8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M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一M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推进乡村治理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M县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自治组织,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文明村”“文明户”等文明创建与评议活动,自觉参与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法律下乡”“普法活动”等一原列配套政策推动法治下乡,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使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舆论导向推动自我教化,形成良好的村风民俗,实现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

材料二M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景色优美,资源丰富。为推进乡村振兴,M县采取“民俗文化十生态农业十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该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挖民俗文化,发挥当地传统民风民情民俗的独特魅力,举办民俗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节会活动,吸引着城里人来景区看风景、看表演,在田因中采摘蔬果,在农家乐吃土菜;该县在开发当地的野生食品和土特农产品的同时,为适应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请专家设计研发,把丰富的竹子和奇石做成了手工艺品,在卖给游客的同时,还销售到全国各地。现全县特色产业年产值近10亿元,大量的农民成为工人,并带动全县2000余户贫困群众户均增收达8000元。


(1)结合材料一,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M县推进乡村治理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模式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M县是如何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
2019-11-11更新 | 9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村原属边远落后贫困村。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和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走在田间地头,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农户家中,一栋栋清新别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块块良田整齐有序,已脱贫摘帽的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未来将发展何种产业,以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村民们畅所欲言:有人主张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药材种植;有人提出要发展生态旅游,建设观光采摘园;还有人说,应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打造绿色“菜篮子”基地……对此,村民老张说:“咱村民就不要争论了,我看直接让村委会定就行了。”

材料二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是我国西部内陆地区资源票赋条件最优、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创新程度最高的区域,拥有逾1亿人口和近7万亿元经济总量,近年来经济增速位居全国前列。目前,重庆、成都均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基地。重庆、成都已落户世界500强企业约600家,领事机构数量分别为12家和14家,均稳居中国西部前两位。中欧班列从欧洲出发,12天左右即可横贯亚欧大陆抵达成渝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从东南亚国家出发,15天左右即可纵贯中南半岛抵达成渝地区。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要求,成渝地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知识,对老张的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意义。
(3)针对材料三对如何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提两点建议。
2021-12-05更新 | 1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