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4 题号:178635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

材料一 2022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节目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科技工作者、奥运健儿、志愿者等登上讲台,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主题鲜明的课。节目中,从冬奥赛场上奋力拼搏的奥运冠军,到50年扎根土地只为培育金色种子的院士;从在荒原上种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的三代造林人,到勇攀世界之巅、探源青藏高原地理气候变迁的青藏科考队……他们用生动的讲述启发广大中小学生感悟奋斗的真谛。

材料二   一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青年始终是推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发展进步的中坚力量。同时,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始终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坚强依靠。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广大青年要树立崇高目标与远大理想,以“青春小我”书写“强国大我”。


(1)有人认为,只要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走向成功。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分析“青春小我”和“强国大我”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讲话指出,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目标虽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材料二:入冬以来,我国东北大部分地区陆续出现重度污染天气,多地发出雾霾橙色预警, 再度开启“雾霾模式”,而随后的寒冬数月,人们还将面临燃煤采暖、春节爆竹等考验,有人感叹“无处可逃,听天由命”,也有人认为“人定胜天”。
(1)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给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 启示。
(2)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如何应对雾霾。
2017-02-08更新 | 11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综合施策   科学治理

改革开放初期的厦门,无序开发使生态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百姓反映强烈。为回应百姓牵挂的贫笛湖污染问题,厦门坚持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依法治湖、截污处理、清淤筑岸、搞活水体、美化环境”20字方针为指导,以贫笛湖综合治理为引领,久久为功、持续发力。针对被污染破坏的生态环境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调动公众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实行源头控制、中间减排、末端治理,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注重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相协调、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新质经济相统一,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新路径。

今天的厦门,不仅以“国际花园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众多美誉而著称,还在数字经济、旅游业和文化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知识,说明厦门是如何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中国新路径的。

◆集中管辖依法治理

202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最高人民法院按照《意见》的要求,指导各地法院积极推进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改革,探索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制定、修订环境资源司法解释,发布加强和创新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及其指导性案例,指导各级法院全面准确适用法律。各地管辖法院探索设立跨市域、全流域的专门化环境资源审判机构,推进涉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三合一”,促进惩治犯罪、赔偿损失和修复环境协调统一,较大幅度提升了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有力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热切期许。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谈谈人民法院对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的意义。
2024-05-07更新 | 6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材料二:2014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
2016-11-26更新 | 3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