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3 题号:1791419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
材料二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知识,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文化?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12-13高二·江西·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材料一   火神山”“雷神山两所战时医院的命名,借助了我国的神话传说、民俗传统,医学传统,寄托着战胜疫情的信心与祝愿,汇聚起全国一心、众志成城的力量。当然,科学防控是战胜疫情的关键……

材料二 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汹涌来袭。危机当头,广大党员干部带动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凝聚起新时代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战胜疫情离不开科技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算等高科技手段投入运用,在病毒溯源、疾病预防、重症救治等方面成为科学防疫的利器。药品疫苗的研发,检测试剂的研制,诊疗方案的更新,随着科研攻关实践的不断深入,推动着我们对抗击疫情的规律性认识越来越清晰,最终取得了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的阶段性胜利。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抗疫中应如何正确继承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民族之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战胜疫情的作用。
2021-06-29更新 | 10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公众热议“家风”,有对模糊了的文化传统的追思,也有在新语境下如何重新定义家风的追问。
观点一 家风是指传统家庭的传统道德,有些传统道德并不一定适合现代家庭,如过去传统家庭的家风都强调尊卑、等级,要求家庭的晚辈无条件的服从长辈,这些理念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民主是相悖的。所以,家风也要与时俱进。
观点二 千百种的家风固然有千百种表述方式,但骨子里却浸润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德,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风渐止于身教言传,所以,现代家庭有必要重塑家风、传承家风。
请选择一种观点,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其合理性。
2016-11-26更新 | 34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守望相助,邻里相恤,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邻里往来减少,关系趋于淡漠。12年前,因为一位小学生的倡议,青岛市海伦路街道试办了第一届“邻居节”,之后再本市北区全面推广,今年扩至全市。12年来,这个百姓自己的节日从小到大,活动形式从大众化的自娱自乐扩展到邻里友爱互助和各类志愿服务,密切了居民间的情感联系,促进了“亲人善邻、和睦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的建构。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邻居节”由小变大的原因。
(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请列举一项优良家风,并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传承该家风的两点意义。
2019-01-30更新 | 6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