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18006684

11月6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部级高级别会议通过《武汉宣言》,该宣言提出12项行动,呼吁各方以实际行动,促进各类湿地的保护、修复、管理以及合理和可持续利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正如人体中的肾脏有调节身体水分循环、新陈代谢的作用一样,湿地可以调节水分平衡、通过水分循环来改善局部气候和空气质量。但因人类的不合理围垦、过度开发生物资源及严重的水污染已经远远地超出其净化能力,“地球之肾”岌岌可危。这告诉我们(     
①人体肾脏和“地球之肾”有同一性
②人类必须无条件尊重自然界固有的规律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人类的实践活动最终会让自身自食恶果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过去、现在、将来青年工作都是党的工作中一项战略性工作。”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聚焦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对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劲动力。材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人为的
②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③要立足局部,用青年工作推动社会发展
④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7年12月21日下午3点14分35秒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实现,但是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多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主观性   
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④
2016-12-12更新 | 62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年来,各地马拉松比赛中因爱好者盲目参赛、体力不支造成的意外死亡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有专家指出跑马拉松一定要“量力而行”。这告诉我们(     
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办事情要尊重客观规律
C.认识是实践的基础D.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021-10-16更新 | 6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的记忆由高峰和结束两个时段的体验决定,即人在一段经历后,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对“峰”与“终”的体验。当前,“峰终定律”已被运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心理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②人能够在把握规律基础上利用规律
③人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改变规律        
④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2-23更新 | 3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