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联系的客观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9 题号:1807454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大食物观是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传统的粮食观主要关注吃得饱,而大食物观拓宽了食物的边界,在口粮安全的基础上,保障营养供给的安全,确保人民健康饮食。

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顺应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正是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食物供求长期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需要把农业着眼点从耕地转向全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可持续的食物系统。要在牢牢端稳饭碗基础上,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推动食物供给由单一生产向多元供给转变,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贯彻落实大食物观。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12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
历史上的塞罕坝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曾被称作“千里松林”,后因开围放垦,掠夺采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1962年2月,国家决定建设塞罕坝机械林场,自此以后,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以改善生态、造福京津为己任,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把责任举过头顶,视使命高于生命。塞罕坝的开发建设,是一部塞罕坝人自强不息、战天斗地、永不言弃的的艰苦创业史。塞罕坝林场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的科技进步史,一代代塞罕坝人勇于探索,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等一系列技术难关,闯出了林场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创造出一个个营林技术的新突破。55年来,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建绿色屏障,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纵观人类与自然发展的历史,二者从来都是唇齿相依,共损共荣。
(1)塞罕坝的沧桑巨变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关系,请用联系的客观性的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学习塞罕坝精神,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3)请就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出两条建议。
2018-06-26更新 | 1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9日举行,此次会议重要议题或将包括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或将对国企改革进行讨论,并对国企改革的方向性问题给出意见。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1)结合材料一,说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意义。
(2)有人认为“一带一路体现人类实践的特点,是根据人类主观意愿建立的新的联系。”请结合所学哲学知识,简要评析这一观点。
2016-11-26更新 | 89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告诫我们顺应时序,尊重自然规律。我们要传承祖先留下的生态文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一重要思想体系,表明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我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

材料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新时代我们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如何留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某班级拟举行“文化强国,吾辈担当”的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2021-03-17更新 | 1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