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 辩证否定的实质
题型:主观题-简答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 题号:18148991
阅读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议学材料: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在的、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议学任务:
(1)把否定理解为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或者把否定理解为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会出现什么结果?如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将会怎样?
(2)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有何区别?
22-23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为主题,荟萃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相声、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集聚中外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晚会唤醒传统文化之魅,又赋予其现代化之魂,突出时代特色、中国元素、民族符号、地域文化,唱响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奋进新时代、满怀豪情迎新春的昂扬旋律。

许多观众称赞今年的央视春晚有思想、有情怀、有突破、有亮点,令人耳目一新。也有观众认为节目套路化,语言类节目语言较俗、生搬硬套、表情僵硬、没有笑点等。


(1)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阐述观众对央视春晚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原理,说明2018年央视春晚是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
2020-03-05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互联网+”这一提法。“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与多种行业的结合,它也将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
材料一:“互联网+文化”将推动文化产业自身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换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动力。但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文化混杂着种种不良因素,网络中“黄、赌、毒”严重摧残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部分青少年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荒废学业,失去人生理想,造成人格缺失……
材料二:乌镇因互联网而更加驰名中外,互联网因乌镇而更加古香古色。乌镇的闻名得益于它一直努力打造文化名镇,不断探索古镇保护开发的新模式,注入新的元素,不断提升保护开发的品质和内涵,创造了古镇保护开发的“乌镇”模式。
今天的乌镇,不仅保留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而且也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原有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传承着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呈现着江南水乡古镇的魅力。同时乌镇也紧跟时代和世界的步伐,不断创新,在文化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漂亮的动作:如建设乌镇大剧院,改造古戏台,打造乌镇文化创意区等。如今的乌镇,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凸显了独特的魅力,先进的世界文明成果与悠久的中华文化交流融合,开拓了新境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国家、青少年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互联网+文化”为我国青少年健康成长传递正能量。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说明乌镇是如何打造文化古镇的
(3)在学习乌镇打造文化名镇经验时,某市提出要“借鉴乌镇经验,打造特色名市”,结合材料二,从矛盾观的角度为该市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2016-12-13更新 | 34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度,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使之成为加深民族记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彰显文化自信,从而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精神纽带和道德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品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胸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气度——这些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锤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让我们在今天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充满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文化自信,凝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全党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1)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加以说明。
(2)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有人据此认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就是要坚守传统的东西。”你如何评析这种观点?请运用辩证否定观的原理说明理由。
(3)当下传承传统文化热潮涌动。假如你是某校高三(2)班学生,请为学校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7-05-19更新 | 2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