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6 题号:181596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纵观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史,陶瓷一直扮演着文化使者的重要角色。

历史上,景德镇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带有中国风设计的景德镇陶瓷被运送到东亚、东南亚、欧洲等地区,中国的陶瓷艺术被世人熟知,为世界文明的多元化发展贡献了力量。与此同时,一大批国外陶瓷爱好者、艺术家远渡重洋到景德镇学习制瓷工艺、配方,他们带来的多元思想和文化也让景德镇陶瓷制瓷技艺获得发展与进步。如今的景德镇,千年窑火越烧越旺,依托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通过展览等形式营造陶瓷艺术发展开放、包容的氛围,与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推动景德镇陶瓷交易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的知识,分析景德镇陶瓷文化对外交流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材料一   回顾这10年,企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实践者和受益者。

“一带一路”倡议与Z通讯公司的海外战略形成了有机共振,为其海外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为开拓海外市场,Z通讯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以创新领先的通信技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始终坚持用“本地化”实现“国际化”的理念,海外业务中本地员工甚至超过80%;采用“因地制宜”策略,在亚洲和拉美地区致力于提高通信网络覆盖率和家庭宽带体验,在欧洲大力推进5G网络商业落地,在非洲地区则更多专注于高质量的通信民生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Z通讯公司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全球销售和服务平台,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挥重要作用,国际业务收入接近50%,其中欧美高端市场占比已达25%。

材料二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全球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跨越山海之远,迈过发展阻隔,畅通贸易往来、经济命脉与人民相亲,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打破西方国家对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迷思,绘就联结世界、美美与共的壮阔画卷。十年历程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强劲的韧性、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正是其扎实推进、行稳致远的成功密码。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Z通讯公司海外战略获得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行稳致远的成功密码。
(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请就如何夯实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2023-11-22更新 | 47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八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八闽文化极具个性魅力,多元性、矛盾性、海洋性的突出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八闽文化是福建的“中国形象”和世界名片,是福建沟通中外、连接世界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为推动八闽文化走出去,省政府大力支持相关企业深度开发八闽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品的内容与形式,着力培育和发展特色八闽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同时组织各种特色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此吸引世界目光聚焦八闽大地。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推动八闽文化走向世界的意义及其措施(两条)
2018-11-27更新 | 12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我们要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
材料二: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谈谈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交流。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的依据。
2018-03-13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