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复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2 题号:18510664

二、人工智能开启无限可能

人工智能是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各种应用场景逐步丰富。

1.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人造机器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的智能。这是从界定“人工智能”这一概念(     
A.内涵B.外延C.内涵和外延
2.上海音乐学院的特殊新生——AI虚拟歌手Luya,除了日常学习外,还被用于AI辅助创作领域的研究。她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词曲创作和编曲的角度,参与不同类型音乐风格的融合实验,还尝试利用技术手段探索创新玩法。Luya在“AI+音乐”技术的研发中充当的角色是(     
A.劳动者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
3.(多选)数字孪生,即用数字技术对现实世界进行数字复刻。上海昌强在临港的数字孪生工厂,其厂房、设备、生产过程、人员派工、能耗等信息实时投射在虚拟三维空间,这使得产品一次质量合格率从86%提升到93.66%,订单平均交付周期从58天缩短到40天。这是因为,利用数字孪生可以(     
A.实时展示设备的运行状态与工艺信息,为管理者提供虚实融合的管控手段
B.让操作员远程巡检设备并实施运行维护,实现现场管理的透明化和信息化
C.使产品的质量更高性能更优,提升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占有率
4.矿山机器人自组网工作、5G隧道实现边巡边控、数智人开始主播工作,赋能百业,AI应用场景进一步打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了通信、交通、金融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启了未来的无限可能。
(1)从上世纪中叶人工智能的概念诞生以来,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三次浪潮,两次低谷。这说明人工智能作为上个世纪的新事物,它发展的道路是______。(填空)

(2)当前,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机器正在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工作,这将迅速地消灭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给人类发展带来威胁。据此,有人认为,人类不应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请结合材料,运用链接中的哲学原理评析上述观点。
(链接: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全面把握事物的对立统一两个方面;要善于把握本质和主流,做到统筹兼顾)
______
5.某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并运营“AI陪伴者”软件,该公司在某公众人物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其姓名、肖像为标识,将其设定为“AI陪伴者”,并将该角色开放给众多用户,允许用户上传其大量表情包。该公众人物与公司协商未果,准备起诉至人民法院。
(1)此事件中,该公众人物与某公司的诉讼类型是(     )
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C.行政诉讼
(2)请从维护人身权利的角度,帮该公众人物起草一份起诉状(见下表)。
起诉状
原告:略
被告:略
诉讼请求______
事实:略
诉讼理由:______
此致
ΧΧ人民法院
附:本起诉状副本Χ份

ΧΧΧ

Χ年Χ月Χ日


相似题推荐

复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美好生活的向导。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指导各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

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归根结底源于______
2.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实践性。所谓实践性,在于它(     
A.阐明了世界发展普遍规律
B.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C.提供正确认识世界的方法
3.港珠澳大桥在建造时拐了几个大弯的原因,是为了保证航道与水流垂直,必须要在不同水流的地方拐弯,以此来保障桥梁的安全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这体现了(     
A.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把握联系多样性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C.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
4.某大学生党建研究小组近日了开展关于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推进的各项民生事业的满意度。以下为部分调查数据统计情况:(单位:%)

(资料:据某权威统计显示,中国民众对本国政府信任度升至95%,在受访的27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一。)


展望未来,同学们坚信: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改善无终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党和政府的民生答卷将越来越精彩。运用以下链接内容分析说明支撑这一信念的理由。
(链接:想问题,办事情,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飞跃。)
5.健康码的推广运用为疫情防护提供了方便,但也让没有智能手机或不熟悉智能化设备操作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遇到了一些不便;最近,一些火车站增设了提示牌、医院开辟了特殊通道,部分手机推出了一键健康码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智慧化手段带来的尴尬。可以说,生活的细节之处,反映了社会治理的精读和社会发展的温度。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上述做法是如何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23-03-22更新 | 107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生产力迭代升级、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多选)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

毛泽东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习近平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的变化发展是基于(     
A.物质世界的变化发展
B.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
C.科学理论的变化发展
D.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2.新质生产力是以推动经济社会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根本上要(     
A.依靠科技创新驱动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C.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3.(多选)形成“新质生产力”,根基在实体经济,必须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聚势成形“两手抓、两手硬”。“两手抓、两手硬”蕴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A.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B.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模式,以科技创新为主,增强发展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2022年以来,广东某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开通科技创新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绿色通道,推动民间投资“快投”;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民营企业抢跑产业新赛道,推动民间资本“能投”:落实“税惠良方”,引导民营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推动民间投资“敢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优化营商环境对民营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
5.(多选)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此我国需要(     
A.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速新旧发展动能转换
B.加速淘汰传统产业,显著提高新兴产业所占比重
C.科学谋划变革性技术,夯实未来发展的技术基础
D.坚持开放发展,通过加强技术引进实现技术突破
6.(多选)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生产力的跃升(如图3)。从哲学意义上看(     

新质生产力理论公式

在生产力1.0阶段,传统的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在生产力2.0阶段,将科学技术同生产力各要素相结合,生产力公式表示为: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在生产力3.0阶段,以新质生产力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生产力公式可以表示为:
新质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
(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优化组合
                                                                                图3
A.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历史发展着的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C.新质生产力彻底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力
D.新质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对自身的辩证否定
7.(多选)“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理论(     
A.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B.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C.来源于并反映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卓越智慧
D.为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方向指引
8.(多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下列传导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是(     
A.推进国企战略重组→实现规模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共同富裕
C.政府实施科学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抑制通货膨胀发生
D.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2024-04-24更新 | 28次组卷
复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当春节走向世界

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从喜气洋洋的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到其乐融融的联合国假日,传承赓续数千年历史底蕴的文明瑰宝,焕发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1.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一决议(     
A.是联合国大会关于重要问题的决定
B.要求各会员国都定春节为法定假日
C.是经半数以上的会员国赞成通过的
2.(多选)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春节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由此可见,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有助于(     
A.促进文化的交流交融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
3.在联合国首个春节假日到来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等多国政要纷纷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祝福。这里的“总统”“总理”“首相”等称谓反映出各国(     
A.国家根本性质不同
B.政权组织形式不同
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4.(多选)春节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后,带着浓郁“中国味”的年货出口显著增长。广式腊味、湖北小龙虾、哈尔滨红肠等一系列年货通过“线上购物车”漂洋过海到全球,成了老外们的“心头好”。这表明春节走向世界(     
A.会带动对外贸易的新业态
B.能促进产品流动的全球化
C.会优化我国的进出口结构
D.有利于国有经济优化布局
5.(多选)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2024年春节。越南、韩国、朝鲜、马来西亚等国在洒扫庭除、祭祀祈福等习俗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换柑”、“捞鱼生”等更具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有(     
A.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B.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C.文化能够引领风尚
D.实践推动认识发展
6.“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这一消息引发了人们的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这一决议是对多元文化的尊重,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共享的机会;也有人担忧全球化的春节庆祝将淡化其独特性,逐渐磨灭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变得商业化和泛滥。
结合材料,运用链接,谈谈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如何看待文化保护与文化开放的关系。
(链接: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024-04-01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