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经济发展 > 贯彻新发展理念 > 贯彻新发展理念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58 题号:1856340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承诺于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   2022年1月1日,福建连江县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厦门市碳和排污权交易中心)全国首个海洋碳汇交易平台,正式完成连江县15000吨海水养殖渔业海洋碳汇交易项目,交易额12万元,该项目通过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出具了核查报告,是全国首宗海洋渔业碳汇交易,标志着我国海洋渔业碳汇交易领域实现“零的突破”。蓝色碳汇,又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滨海生态系统均为重要的蓝碳资源。连江县副县长表示,作为全国海洋大县,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海洋碳汇技术支撑能力,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我省乃至全国大范围、大规模交易积累更多经验。


(1)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我国建立海洋渔业碳汇交易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鲶鱼效应”是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缺乏活力和效率的情况下,从企业内部挖掘或从外部引进“鲶鱼型人才”,通过提升“鲶鱼型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带动和刺激企业成员,从而形成良好竞争氛围。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潜力在正常状态下只能发挥50%左右,而如果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则可提高30%左右。

信息消费是增长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新兴服务消费领域之一,企业和居民对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消费,会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从而强有力推动各行各业发展。据测算,信息消费的乘数效应约为1:3,也就是说信息消费每增加100元,能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00多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鲶鱼效应”管理机制为什么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
(2)有人认为,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利用了“鲶鱼效应”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试说明这一政策的传导机制。
2021-01-21更新 | 21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北振兴”这一宏大命题从未离开过人们的视野。

【把脉定向擘画蓝图】

围绕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先后三次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

从振兴老工业基地,到深入推进振兴,再到全面振兴,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始终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

(1)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东北全面振兴的根本保证。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对此加以阐释。

【突破瓶颈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了中国工业史上数以千计的“第一”。老牌工业制造业是其产业优势,但大多数企业组装程序复杂、工艺步骤繁多、产业链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产业结构失调,而且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以及废弃物的排放问题严重,属于产能过剩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增长动力。此外,由于部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期规划,内部导向不完善,加速了创新型专业人才外流,整个地区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投入不足,生产设备陈旧,也使得东北地区的产业创新举步维艰。

面对制约东北全面振兴的瓶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说明东北地区应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11-16更新 | 2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随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进程将大大加快。可以说,数字经济将加速重构中国经济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和图示,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数字经济将如何助推中国经济发展。
2021-03-05更新 | 2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