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 > 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7 题号:1867586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既不“养懒汉”也不“均贫富”的社会保障体系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由于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现代化的“标配”,因此社会保障与现代化国家建设始终紧密相连。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但有一些人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对于这种认识,有专家强调,共同富裕不是天上掉馅饼,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保障不能养懒汉。如果一些人奋斗、一些人“躺平”,就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同时,高收入群体通过慈善公益活动等第三次分配回报社会不是“劫富济贫”,不能搞成“均贫富”运动。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保障,特别是社会保障的普遍性、精准性、公平性、可持续性和经济友好性,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材料二   和平发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资金

中国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巨额资金,我们不仅要通过国内经济发展来获得,也可以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发展贸易,带动经济发展。不能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为养老提供资金的老路。我们坚持胸怀天下,坚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既不“养懒汉”也不“均贫富”的社会保障体系。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和平发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资金的国际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 扶贫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2013年中国减少贫困人口1 650万人,2014年减少1 232万人。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14年的4.2%。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指出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5 000万左右贫困人口脱贫,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 000多万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开展扶贫工作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并从分配角度为农村扶贫提出建议。
2018-12-30更新 | 4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均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已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更突出矛盾是城乡、区域、收入分配等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新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
材料二 “法治中国”凸显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高三(2)班同学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部分讨论结果展示
十九大代表湖南永州市委书记李晖说,今年湖南省第一部城市公园法、永州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永州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由于在立法过程中做到了立法公开全面化、征求意见常态化、参与形式多样化、民意采纳刚性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立法,法规一公布就得到了市民的衷心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16年,西藏生产总值达1150.07亿元,比2012年增长51.7%。”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表示,“这些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强力推动取得的,完全归功于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

观点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依法治国。
观点二: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述的科学性。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二“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3)为宣传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请围绕“法治中国”这一主题,设计两条宣传标语,每条不超过15个字。
2017-12-11更新 | 10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杭州出席2016年G20工商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中国发展新起点,全球增长新蓝图》的主旨演讲。
材料一       习近平在演讲中指出,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现更广互利共赢。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材料二       习近平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惫讲述中国发展的新故事,并从中国故事中引申出了世界经济发展和治理的“中国方案”;“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拓展发展空间”;“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凝聚互动合力”;“建设包客型世界经济,夯实共赢基础”。这四点主张,一剂药方四味药,对症的是当前世界经济。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在新起点上,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中国方案”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治理的意义。
2017-04-14更新 | 3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