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题型:主观题-论述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6 题号:190761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字外交方兴未艾,除主权国家外,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科学家共同体以及广大民众是数字时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参与者。在数字外交场景下,外交行为体和公众间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进行交谈与倾听,实现双向信息沟通和传播。

场景一   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了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等,全面阐发了中国在各个全球治理议题上的主张和方案,向全球发出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倡议。

场景二   中国公民在海外如遭遇紧急情况,除拨打12308热线,还可以通过“中国领事”APP寻求帮助,护照和应急旅行证的网上申办、海外人员养老金的资格审核等都可以通过网络高效快捷地完成。同时,数字外交是一个新领域,各方认知还存在很大差异,规范的生成尚需时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持续扩大,数字外交正在受到国际规范缺失、数字鸿沟等方面的制约,影响了数字外交的应用与发展。


请结合材料,以“关注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国数字外交”为主题,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相关知识,撰写一篇短文。(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材料提取恰当,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300字以内。)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2月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中美两国元首就两国贸易摩擦问题举行会晤达成协议,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回到正常轨道,实现双赢。在谈判中,中方向美国提出了自己的严正关切,尤其是一些美方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美方作出了积极的回应,我国对于美方合理关切,也不妨积极予以解。对此相关专家也一致认为,中美两国突破旧的思维方式,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为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中美两国谈判成功为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典范?
2019-03-24更新 | 2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当前世界变乱交织,和平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中国开展特色大国外交,用笃行与担当同国际社会共同守护全球安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

2023年2月,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探索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中国接连发布两份重磅文件:《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M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斡旋下,中国、沙特、伊朗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这是中国促和努力的又一胜利。

2023年3月20日,习近平主席访俄,就乌克兰危机问题阐释中方立场: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身立场,始终坚定站在和平一边,站在对话一边,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

2023年4月5日,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同期访华。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将继续为动和促谈发挥积极作用,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思路和方案,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欧方愿同中方合作,找到劝和促谈的办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明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的笃行与担当。
2023-04-21更新 | 112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征程的中国外交的历史使命之一是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的战略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真实亲诚理念加强中非合作

材料一   非洲大陆是一个自然资源非常富饶的大陆,它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也有着巨大而无限的发展潜力,非洲大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欣赏。15世纪,郑和船队七下西洋,四次到达非洲东海岸,带去瓷器等物产,播撒下中非友谊的种子。新时代十年,通过发展援助、融资支持和技术转让等方式,中国帮助非洲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中非关系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驶入了“快车道”。对此,西方却传出不和谐的“杂音”:在日益加剧的竞争格局下,中国意图通过援助在非洲乃至“全球南方”保持影响力。

▲以亲诚惠容理念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材料二   中国与中亚五国建交30多年来,持续深化加强经贸合作。

各方持续加强能源合作、物流联通、商品市场等领域合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全长近1万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累计对华输气超3800亿立方米;中哈原油管道是中国陆路进口原油的第一条跨境大动脉,累计对华输油超1.5亿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与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成功建成,这打开了中亚国家通向太平洋的大门;途径中亚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逾2.5万列,占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一半以上。中国是中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中亚的许多水果、干果成为国内电商平台的“爆款”,常常“秒杀一空”。中国与中亚积极落实“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伙伴关系,给世界一个联通、稳定、繁荣、和谐的中亚。

▲坚定维护国家利益

材料三   以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在2023年表现非常亮眼。以新能源气车为例,2023年新能源汽车达到120多万辆,出口增长77.6%。新能源汽车“走俏也要居安思危”,面对中国汽车的销量,保护主义是西方国家采取的应对措施。欧盟打算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海关登记,未来可能对相关车辆征收“追溯性关税”;美国也将准备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或“国家安全风险调查”,甚至扬言“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以应对中国汽车充斥美国市场。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以“公平竞争”“国家安全”为名搞保护主义、贸易壁垒,违背市场经济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中国电动汽车之所以广受欢迎,靠的是在全球市场竞争形成的科技创新和过硬品质,绝不是靠补贴来支撑保护。中国政府将根据相关国家的决定,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一带一路既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又是国际合作重要平台

材料四   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从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到泰国曼谷市首个垃圾发电项目;从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一期项目,到尼泊尔博卡拉国际机场项目……10年来,中国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已开展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

随着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业务量、影响力逐步提升,本币互换与跨境结算规模持续扩大;同时,中国与共建国家金融监管合作不断加强,建立区域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金融危机管理和处置框架。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一带一路”体系正在形成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驳斥西方不和谐的“杂音”。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中国同中亚五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意义。
(3)新能源汽车走俏也要居安思危,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对此给出合理化建议。
(4)结合材料四,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资金融通是如何支持共建“一带一路”的。
2024-05-02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