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3 题号:190861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让网络暴力悄然滋生。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蓝皮书显示,大约每三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曾遭受过网络暴力。从冷嘲热讽到跟风起哄、强带节奏,从辱骂攻击到造谣诽、侵犯隐私,酿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悲剧。因此,必须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网络暴力。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治理工作,有关部门持续发力,坚持依法治理网络暴力。2022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指导性案例,其中涉及多起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侮辱他人的案件;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

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有多位人大代表关注到网络空间依法治理的问题,其中针对网络暴力现象,有代表建议为反网络暴力专项立法,以便从法律层面明确网络暴力的范畴。

材料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承载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工作。
(2)请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4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我们这样一个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材料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国家民主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不同主体不同方面着力。


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不同主体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2020-02-22更新 | 2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35个选举单位,根据选举法等有关法律和规定于2013年1月分别选举产生,共2987名。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5日上午开幕,18日上午闭幕,会期13天半会议先后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两高”报告,审查并通过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会议还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人选,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以及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设立及其组成人员的人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怎样的地位和职权?材料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2021-03-26更新 | 20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党中央高度重视反间谍工作,对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反间谍斗争提出明确要求。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会同七部门组建工作专班负责起草工作,广泛听取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修订草案)》。2023年4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23年7月1日,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正式施行。

此次反间谍法的修订,立足我国安全需要,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加强相关法律衔接,健全完善中国特色反间谍法律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我国反间谍法立法过程的认识。

2024-02-08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