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认识具有反复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1943965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周期率”,是中国历史上政权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世袭王朝建立初年,都会呈现兴盛局面,但政权稳定时间一长,统治者都会变得自满而骄奢,一个王朝就不断朝着衰落的方向走下去。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与毛泽东就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展开了著名的“窑洞对”。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窑洞对”: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结合材料并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深化对跳出“历史周期律”的认识所体现的道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假日经济(Holiday Economy)是指人们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集中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带动经济发展的一种系统经济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近四年假日经济部分数据

(1)结合材料一,解读图标信息。

材料二   假日经济激发消费市场澎湃动能,随着消费升级趋势的日益明显,假日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变革。

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推动下,各地纷纷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消费活动,从山东淄博到黑龙江哈尔滨,从甘肃天水到河南开封,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服务的品质、旅游的舒适度以及文化精神的享受。传统的观光游逐渐被深度游、体验游所替代,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等崭露头角;基于互联网的在线预订、定制旅游等新型消费模式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旅游+”“+旅游的融合发展,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有机结合,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创造平台,进而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这是对旅游功能和地位的重新认识,也是对旅游产业的拉动力、融合力、聚合力的归纳与提炼,不仅拓展了假日经济的外延,也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自今年3月底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外国人入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以来,我国已推出一系列便利外国人入境的政策措施,助力入境旅游市场热度攀升。

(2)结合材料二,用《经济与社会》《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假日经济是如何激发消费市场澎湃动能的。

材料三   自假日经济形成以来,连续多年不断刷新出行记录和消费记录,持续为我国内需做出了贡献。但是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也出现了假日内社会的治安、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交通拥堵、假日后上班族的假日综合症等问题。长期以往,假日经济的前景将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网友另辟蹊径,建议分时休假,为假日分流,这样既能让各市场处于饱和状态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服务的质量,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假日消费的满意度。

(3)结合材料三,用《政治与法治》《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探讨政府应如何应对假日经济带来的挑战。

材料四   近年来,假期调休政策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不少人对当前的假期调休不满,表示这样调来调去,并没有增加假日总数。一些网友吐槽称,在清明和五一假期调休后,凑假模式下,连续几个星期双休都变成了单休,假期前后上了三个六天班,上班族伤不起,因此不少人认为调休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生活节奏,增加了工作压力,并对社会运行秩序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支持者认为调休能增加连续休息时间,促进旅游消费和经济发展.

(4)人们对于假期调休存在不同的看法。结合材料并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5)运用两种创新思维方法,就如何更好推动假日经济发展提两条建议,要求:思维方法和具体做法相对应。
2024-05-31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自1970年长征一号发射成功,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现了一箭三星发射,后续长征二号丁、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也曾多次开展一箭多星的发射任务。专家透露,还将研制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打造长征六号升级版,为宇航发射提供多样化选择。
材料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相关专家表示,长征六号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高压补燃循环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发动机、“三平”测发模式,成功突破高精度控制技术、氧箱自增压技术、燃气滚控技术、箭地一体化快速测发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它“更有力”、“更环保”、“更快捷”、“更精准”、“更经济”,贯彻了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
 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从无到有,再到“一箭20星”,甚至将来的更先进的发射技术。这表明人类的认识过程具有哪些特征?
(2)长征六号的研发,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从而实现了多重目标,贯彻了可持续发展国家战略。请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其合理性。
(3)有的同学认为,要向火箭研究人员学习敬业精神,有了他们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必将推动伟大中国复兴梦的实现。请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阐述其科学性。
2017-04-06更新 | 9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是传承千年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了,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成为古代中国文化主要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标准,也成为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以及其他古老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长期以来,由于礼仪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处于渗融并存的状态及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礼仪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国,礼仪文明的主旨具有值得开掘吸取的价值。礼仪文明既有内在的源于自觉意识的道德规范,又有外在的带有约束性的行为规范。用一定的礼仪形式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可以加强社会的亲和力,并对人的社会化施予积极影响。礼仪内在的道德修养,可以达到人性的平衡、升华,生发“礼尚往来”、以“诚”相待、以“信”相许、以“义”相重的情操,从而实现主体与外界的和谐、群体的和谐、社会的和谐;礼仪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追求。

材料二:2020年4月13日,浙江省高三和初三年级开学。浙江衢州117所学校开学后顺势推行起作揖礼,作为学校复课后新开设的一门教学内容。实施作揖礼的场景主要有,学生们上课时向老师施作揖礼,同学见到同学时互相施作揖礼等等。对于浙江衢州学校推行的作揖礼,有网友表示很赞,对作揖礼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作揖礼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它也能让学生们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不失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但作揖礼的程式化和复古化,又让不少网友感到反感,对作揖.礼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虽然作揖礼是传统文化,但是在现代社会推行作揖礼却不太合时宜,更像是面子工程,也像是食古文化。因观点不同,网友们就是否应该推行作揖礼,在网络上争论起来。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特点并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对当代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直理的历程”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网友在是否应该推行作揖礼上的争论?
(3)学校推行作揖礼,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020-06-25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