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1944067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幅员辽阔,加上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在上万年的农业发展历程中,先民根据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其变化,逐渐掌握了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技术、传统知识和品种资源。以下是我国先民生产活动适应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的传统智慧案例。

【案例一】甘肃迭部扎尕那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处高山峡谷之中,山势奇峻、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片区域有着不同的海拔高度和山地坡向,气候条件也大不相同。当地人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差异,或在山下的田间种庄稼,或到半山的草场牧牛羊,间或进入山林采集。多种生产活动,构成了一个空间布局合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林牧复合系统。

【案例二】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气候干旱少雨,降雨集中,草场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相对脆弱。根据这样的气候和生态特点,草原民族发展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式生产生活方式,依据气候影响下的牧草生长情况,将草场划分出夏牧场和冬牧场,在不同牧场间迁徙,从而实现了草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在2022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案例三】在内蒙古敖汉旗,全年降水有限,为了充分利用每一次降雨,当地农户总结出一套根据不同降雨情形调整种植方案的经验:5月前降雨,可以种生育期稍长的谷子、高粱;6月才降雨,可以种黍子;如果直到7月才降雨,可以种生长周期很短的荞麦,以避免饥荒。由于这些传统智慧的突出价值,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于2012年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说明我国先民是如何正确处理生产与气候环境的关系的。
(2)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致贺信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请你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就全球如何共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都得从城市的实际出发。某市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柠檬种植的优惠政策,该市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市,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但近年人们发现柠檬深加工产品的效益远比柠檬鲜果好得多,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并帮助企业进行柠檬产品的深度开发。当地政府广泛听取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在保持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材料二哲学的自觉首先在于它要以自身特有的方式能动地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与时代水乳交融,任何哲学都不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任何时代都不能缺少哲学的精神境界。哲学是时代的窗口,是一种社会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某市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措施的合理性。
2019-01-09更新 | 1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贵州,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省份,有“文化千岛”之称。侗族大歌、水族马尾绣、蜡染技艺、银饰制作技艺、苗族祭鼓节、彝族火把节等非遗文化闻名全国。

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贵州各地立足于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探索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是瑶族聚居村落,村民世代都传承着枫香印染的非遗技艺,当地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引导当地青年就地创业,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元素现代潮流有机结合,大胆创新,开发特色服装、饰品等产品,将产品推出国门,让非遗技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寨将非遗传承核心区打造成旅游体验地,让中国百余名非遗传承人汇聚在乌江寨,集中展示60余个非遗项目,为游客带来一场非遗盛宴,实现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走出了“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黄平县、丹寨县依托泥哨、刺绣、蜡染等丰富的非遗资源,探索开发系列受学生欢迎的研学课程,让学生“零距离”体验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如今“非遗+产业”“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非遗+”模式,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新活力,也让贵州文化火爆出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遗,让多彩贵州更出彩!

(1)结合材料,分析贵州各地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非遗文化的转化与创新的。
(2)“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4-25更新 | 111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有130余种语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多语言国家,汉语作为使用最多的语言,有普通话和方言之分。
方言是各地生法方式的口头表达,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础养料和组成部分,方言是乡音,是承载乡愁与乡土记忆最重要的载体,是对家庭,故土、民族、国家的渐次认同。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如果任其退化湮灭,不仅令人扼腕痛惜,更是对文明传承的致命伤害。
目前,我国众多的方言,有小部分处于遗忘与消失的边缘,我们保护方言,就是为了保护我们最为珍视的文化传统,就是为了留住我们文化的根基,为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教育部、国家语委决定自2015年起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保护方言就是保护我们最为珍视的文化传统。
(2)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保护方言。
(3)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请就如何保护方言提出两条建议。
2017-05-18更新 | 1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