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科学立法 > 科学立法的内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0 题号:1948616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

现行反间谍法制定于2014年,对规范和保障反间谍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反间谍斗争实践需要。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根据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就反间谍法提出的立法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修改反间谍法列入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法律起草专班在广泛听取部门、地方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修订草案)》。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在“调查处置”一章中,增加查阅调取数据、传唤、查询财产信息、不准出入境等行政执法职权;明确国家安全机关执法规范要求,严格审批程序,实现规范化执法等。

2023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间谍法,该法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反间谍法的修订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深入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规范,也是法治要求。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

2022年7月,按照宪法和立法法的要求,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动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5月,爱国主义教育立法进入征询程序,向社会广泛公开征求意见。考虑到青少年群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人群,工作人员特别征询了一些中学生代表的意见。

2023年6月26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2023年10月24日,《爱国主义教育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综合运用所学内容,结合材料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立法过程中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的。
2024-05-16更新 | 2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在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作出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列入立法规划。在认真梳理研究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委托专家组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企业和专家等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科学立法的。
2022-07-26更新 | 11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受社会生活中功利主义以及一些不良娱乐内容的影响,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考虑当前社会的特点和形势,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配合、协同推进。国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指导、监督和统筹协调职责,严格规范工作、实现文明执法,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将爱国主义教育监管常态化;人民法院应当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司法之力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


运用《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相关知识,说明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应如何协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法的贯彻实施。
2024-03-08更新 | 1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