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85 题号:19798204
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普遍推广,使农业发展到新水平。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也有较大的发展。这表明(       
A.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B.封建制生产关系代替奴隶制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社会的农民比奴隶社会的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
D.当时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存在近千年的农奴制产生于中世纪欧洲,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被逐步瓦解。封建农奴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主领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可以惩罚、处置农奴,或没收其财产。据此,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①农奴在封建主强制下劳动,不享有土地使用权
②封建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农奴劳动成果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剥削奴役农奴的基础
④农奴制束缚自由劳动力,与当时生产力不适应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9更新 | 2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2023年是广州考古70周年、西汉南越文王墓发现发掘40周年。迈入“不惑之年”的南越王博物院,仍在不断探索拓展博物馆的边界。西汉属于封建社会,我们可以推断出(     )
①互助合作是当时主要的生产模式
②农民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③农民需要缴纳各种苛捐杂税
④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10-19更新 | 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唐代诗人李绅作品《悯农》写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源
②农民完全没有土地是导致其日益贫困的原因
③农民勤劳作获丰收却难逃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④生产社会化与土地地主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6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