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0 题号:2008171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咏唱中国经典名篇,到《中国诗词大会》以选手积极竞答、观众广泛参与、专家深度阐释的方式展示中国诗词之美;从《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戏剧化、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典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中国价值,到《中国成语大会》讲述成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经过创作者的深入发掘、精心编制、精彩演绎,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典籍、文物、建筑遗产“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的相关知识,阐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社会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仅依靠政府性养老事业已难以支撑。国家推出系列政策从税费、用房、水电成本等多方面提供支持。 以下是中国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部分政策:

政策主要内容
《“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实施方案》到2025年,进一步改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通过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完善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多元社会保障,健全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建设

材料二   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散老、爱老、助老的风气至关重要。孝老爱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也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某地开展“敬老月”活动期间, 围绕解决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开展系列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对贫、失能、独居等老年人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知识,说明我国不断增加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相关政策供给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倡导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开展系列敬老活动的文化价值。
2024-01-18更新 | 97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从“村晚”到“村超”再到“村BA”,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乡土文化活动应运而生,成为适配农村新场景的文化新创造。

材料一   乡土文化和互联网的双向奔赴使“村超”再到“村BA”实现了破圈传播。接地气的文化内容使乡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力,而这些乡土文化活动能在更大范围内被“看见”,还因为搭载了网络这一最时尚的媒介平台,才得以从现实中的“乡村一隅”走向网络里的“社会全域”,并从整体上推动了乡土文化建设。

材料二   贵州榕江县“村超”绿茵场,一头是芦笙舞、侗族大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述着榕江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一头是糯米饭、腌鱼等当地特色美食,叙说着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村超”举办一个月内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超12亿元,直接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文创、农特产品等行业发展。

“村字号”文化活动展现的是乡村发展的活力,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为平台,创意满满,是民族文化的亮丽秀场,是乡村振兴下文旅融合的范本,也是中华文化走向国际的大机遇。让“村字号”继续火爆,助力乡村振兴大业,无疑正当时。

(1)有人认为,搭载网络媒介平台是乡土文化走向“社会全域”的关键。结合材料一,运用“主次矛盾及辩证关系”的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推动“村字号”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的意义。
2023-10-20更新 | 43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健康中国”提升为国家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1)新时代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化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转变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      特征(     
A.自觉能动性B.社会阶级性C.社会历史性
(2)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续写这段话,以完成论证。
2022-02-23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