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村民自治的内容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0154105

浙江“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民主的典范,其精髓是群众的事情群众自己决定。“枫桥大妈”互助协会400多名会员中有村干部、老师、心理医生、家庭妇女等,协会管事的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群众权益,如村里曾规定,对偷倒垃圾的村民予以处罚,有村民提出村委会没有处罚权,随后就把“处罚”换成了“劝诫或赔偿”。新修改的村规民约中,有健全民主管理的规章,也有完善村级民主选举的规章。上合国家根本法,下合农村社情民意。从国家到乡村,各级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证村民权益的实现。


[问题]
有人认为:基层社会治理是公民自己的事儿,不需要党和政府的参与和干预。请予以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有效治理的探索

有益启示

党的十九大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要求。我国各地本着“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展开了乡村有效治理的有益探索。

广东某区把自治重心由村下移至村民小组,通过设立“村小组议事会”并赋予其决策权、监督权和议事权;激发和调动村民自治的积极性。

浙江省某市创立“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等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讨论、论证和协商,为干部与群众交流提供制度化的平台。

针对“人情”“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对法律的冲击,某县正确定位“情、理、法”,深入乡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引导村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

为充分发挥乡贤促进家乡发展的作用,许多村镇组建了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创造了“村支两委+乡贤会”形式,涵养了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

结合材料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知识,分析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的探索对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启示。
2023-06-26更新 | 6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目标,建立了基本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某县298个行政村通过开设“农民夜校”,让干部和农民坐在一起,推动解决乡村事务,让农村更美、乡风更淳朴。村民们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就乡村治理各方面,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农民夜校”里,每周都有课,读报告、学精神,党员干部和村民结合村里的实际制定或完善村里的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尤其秋收后,各村很多地方都堆满了秸秆之类的垃圾以及违建等现象,对此村民反映强烈。针对“农民夜校”反映的问题,最后集体作出决定:村民们一起清除垃圾、拆除违建。现在,该县很多村陈年垃圾没了,乡里的洒水车可以供村里共享,村里多设垃圾箱,某些村头还设置了好人榜,上榜的村民还有奖励。


结合材料,运用民主管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该县“农民夜校”是如何成功解决乡村事务的。
2023-07-27更新 | 3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材料一:产权制度改革是指中国经济市场化道路上对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进行的改革。某地农村的新集体经济普遍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制度创新,明晰各类生产要素产权归宿问题。改革开放至今,村集体经济从1.0发展至4.0,经历了办农业、办企业、办物业、搞资本运作4个阶段,主要形成了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联合发展型4种发展模式,建立起农村各方利益主体认可的分配机制,从共建到共享,实现了强村富民。
材料二:重视激活主体责任是该地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该地的总体经验是: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动摇,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富民政策,带领村民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切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委会实行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创造公平、公正的议事环境;积极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的路径,把经营管理的才能和村民自治制度运用到发展新集体经济中。广大村民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发挥主人翁精神,实行村民自治,为全村致富出谋划策。
材料三:2016年8月21日,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不利情况下顽强拼搏,时隔12年之后第三次取得奥运冠军,“女排精神”再次奏响中国时代最强音。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整个社会处于百废待兴又充满希望的状态。1986年中国女排实现历史性的五连冠,向国人和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崛起的信心和能力,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女排的热潮。因此,女排精神从一开始就超出了体育竞技范围,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起到了激励、感召和促进作用。
当前,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风险和挑战。我们要走力弘扬女排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当地新集体经济是如何从产权制度改革中受益的。
(2)在基层民主建设中该地重视激活主体责任。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3)结合材料三,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女排精神”的认识。
2017-02-08更新 | 4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