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2021869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这个暑假,你是选择走进植物园、海洋馆,与昆虫、花卉、游鱼为伴,还是跟着老师走进博物馆,聆听历史与星空的奥秘?是在一场文化之旅中感受时光的脉动,还是行走在乡野之间锤炼生活技能?作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个暑期出游高峰,人们出游意愿高涨。在我国多项政策支持研学旅行、义务教育“双减”的背景下,父母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改变。暑假期间,让孩子“出门看世界”代替了补习班、兴趣班,研学旅游市场“水涨船高”。家长们带着孩子走向祖国大好河山,在各式各样别开生面的研学旅程中,收获不同于书本的知识与感悟。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研学热”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09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某校高三(1)班同学将“中学生学习和读书情况调查”作为小课题,开展思想政治课综合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受金融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校园里蔓延。
(1)请你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同学晓之以理,说明“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过程中,了解到“蒋方舟现象”在校园中争论很大。经上网,同学们得知“蒋方舟现象”。同学们对此形成了正方、反方两派意见。正方:蒋方舟在写作方面的成绩非常突出,清华降分录取是招生改革的一个成功例子,无疑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反方:清华降分录取的举动是严重违反教育资源公平竞争的原则,蒋方舟这样做有点投机取巧并侵害了别人获得更好教育机会的权益。
在素质教育之下,应该如何来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分数呢,真可谓“进亦忧,退亦忧”!
(2)请你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对此“进亦忧,退亦忧”的观点进行评析。
相对于高考而言,自主招生是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可如何避免所谓的“黑幕”、“权钱交易”,让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不拘一格选人才”?
(3)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对 “让高校自主招生真正做到公平、公正”为政府提出建议。
2016-11-26更新 | 94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25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提出“挖掘整理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文化继承创新,延续中华文脉。”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盘西化思潮在华夏大地上此起彼伏,深度解构和扭曲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严重破坏和污染了中国当代新文化建设的土壤和生态。       但作为西方城市管理、生产生活方式与审美趣味的载体和表达,这类设计和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适合中国城市发展和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这是很多“大手笔”的城市设计一再以闹剧收场以及一些城市地标建成不久即被夷为平地的主要原因。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国传统的文化、学术、思想、价值的地位不断提升,相关活动日益增多,社会影响不断拓展。
材料二 网络热词,折射网络时代对语言的冲击。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网络的词语,展示出汉语的不同可能性,也赋予了这种古老的语言以现代的活力。但这绝不意味着,对于“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可以一意纵容、乃至培土助长。有不少词汇起源低俗、意义恶俗、表达粗俗,已经可说是“网络脏话”了。对于这类新词、热词,就不能听之任之了。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才能保持了它旺盛的活力。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让更多的新词古色古香,充满中国独有韵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1)结合材料一和认识论知识,探究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的形成过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3)请就如何文明规范地使用汉语提出两条倡议,每条倡议不超过15个字。
2018-06-30更新 | 2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四五”时期,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发展阶段,新的时代面临诸多新的风险挑战。从国际上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局势,逆全球化思潮、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泛滥盛行,使我们面临的风险增多,挑战增大。与此同时,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衔接不畅、生态环境风险等矛盾与挑战依然存在。

对此,有专家指出,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立足实践,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的出现和解决,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人们思想解放,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的出现和解决,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奥秘”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022-12-03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