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66 题号:20422569
几千年来,贪婪无厌的地主挖空心思来提高地租,斗作为计量粮食的工具也日益增大起来。如果以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官斗”作标准,周代的斗只有一升一合,唐代增加到五升九合,到了明代,便达到一斗零七合。可见,两千多年间,中国的斗,就涨大了十倍之多!这就是说,官府收租的斗数虽然不变,但农民实际缴纳租额增多了十倍!据此,我们可以得出(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③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长安古意》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描绘当时京都长安的现实生活场景,也写出了权贵阶层骄奢淫逸的生活,深寓讽喻之旨。在这一历史时期(        )
①权贵阶层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②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显著特征
③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④铁制农具还未得到使用和推广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05-22更新 | 2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发展B.封建社会的发展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2020-11-06更新 | 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悯农二首》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如其中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     
A.农民依附于地主没有人身自由
B.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C.封建土地所有制对农民的剥削
D.极低的生产力水平
2023-02-11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