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6 题号:2053555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广电总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山海情》,打破了创作中的“固化”呈现方式,书写了极具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主旋律扶贫剧”新篇章。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移民在国家扶贫政策号召下,在福建对口帮扶下,攻坚克难,将黄沙弥漫的“干沙滩”建设成充满希望的“金沙滩”的故事。这是一部真正的主旋律作品,却“反套路”地没有拔高和歌颂,而是立足群众的平民视角,展现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现实矛盾,十分接地气,力求通过个体的喜怒哀乐展现大时代的波澜壮阔。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孕育了包括脱贫攻坚在内的许多伟大壮举,我们应当从中不断挖掘素材,捕捉灵感,创作出更多“有情怀、有温度、有口碑”的文艺作品。正如《山海情》主创人员所言,关在屋子里假想,组织人马侃剧,出不了有血肉有温度、有担当有情怀的好作品。要扑下身子,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扎到老百姓人堆里,才能创作出滚烫、鲜活的高质量剧作。和“涌泉村”的村民们一样,文艺创作也要“脱贫”,这个“贫”,就是生活积累与时代担当的贫乏。扎根生活的沃土,回到人民大众中去,艺术之树才会常青。从《人民的名义》到《大江大河》再到《山海情》,一系列现实主义作品的走红,释放着一个鲜明信号一文艺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谈谈对“文艺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 1921年成立,在其百余年奋斗历史的征程上总共有过三次对自身奋斗历程的“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其共同的规律皆是在中国革命与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及“重大节点”进行的总结。

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上,1945年 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从政治、思想、组织和军事各层面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

在改革开放大潮初起、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历史转折时期,1981年 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重点纠正指导思想上“左”的倾向,也对右的倾向发出警告,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

立于党的百年华诞的历史坐标上,在开启全面建设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让全党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中“社会历史的本质”的的知识,分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进行经验总结的道理。
2022-11-19更新 | 14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改革又迎来重大制度创新。2016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了始终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根本地位、严格保护农户承包权、加快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的“路线图”。“三权分置”可以让农民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这一制度对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制度保证。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我国农村实行“三权分置”改革的正确性。
2017-08-05更新 | 7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坚持将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一201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做好“三农”工作,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材料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还需要国家必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立“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机制,落实关爱激励政策。把乡村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要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不断探索农村基层青年大学生的引进、培养、服务新模式,为他们搭建人生出彩的舞台,让基层青年大学生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l)历史发展实践证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此加以说明。
(2)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何培养“三农”工作队伍。
(3)请就青年大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2020-02-27更新 | 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