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9 题号:2062047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已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工作,完成土地改革,进行社会各方面民主改革,实行男女权利平等,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荡涤旧社会留下的污泥浊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党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六大改革主线,提出一系列重大原创性思想,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能够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说时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矢’就是箭,‘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长期奋斗历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践之“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团结带领人民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筑起一座又一座伟大丰碑。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学,试举两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实践之“的”。
2024-02-04更新 | 32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唐时有人曾诉说老百姓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

材料二   马克思指出的:“资本家经常力图把工资降低到生理上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资本家还通过大量使用女工和童工,进行更残酷的剥削。女工同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她们的工资只能是一般工人的三分之二或者一半。童工工资则更低,往往只是女工工资的一半。有的资本家只给童工一点粗劣的伙食,根本就不付工资。


(1)结合材料一分析造成封建社会百姓生活“八苦”的根源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有人说: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与封建社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资本主义的建立是一种历史倒退。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2023-11-17更新 | 26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它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经历一段长时间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新陈代谢原理的具体表现,但社会发展过程中新事物同旧事物的斗争有一个由弱到强、反复较量、逐步取代或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总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就是对社会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这一历史辩证法的通俗表达,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思想都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


结合材料,请运用“生产关系特点”的相关知识,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023-10-22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