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全面依法治国 >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 公正司法 > 公正司法的内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5 题号:20650434

在一些过失犯罪、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意小且悔罪表现良好的轻微刑事案件中,存在不少犯罪嫌疑人有赔偿意愿且有赔偿能力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因被害人的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或因双方矛盾激化未能达成和解协议的情况,这导致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出现轻刑案件批捕率高的问题,不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倡的少捕,慎诉,慎押精神。

为此,某县检察院联合法院、公安局、司法局出台了《轻微刑事案件适用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规定(试行)》,该《规定》明确了轻微刑事案件适用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的适用范围、预缴数额等,充分保障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该市将赔偿保证金制度与刑事和解制度相结合,把赔偿保证金制度作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补充,在准备收取赔偿保证金的过程中,积极促成案件双方当事人的和解。这不仅提高了案件办理的质效,而且贯彻了少捕的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矛盾面,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一个赔偿保证金,暖了涉事两边心,一个因此不必羁押,一个获赔有了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轻微刑事案件适用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是如何既体现法治精神,又有效化解矛盾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福建省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长汀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形成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在漫长的治理过程中,长汀县人人民法院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开启了生态司法护航新的篇章。该地法院实行生态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由专业审判人员“集中精力“集中理”“集中裁判”,持续深化生态司法“三三”工作机制内涵,搭建生态便民利民诉讼网格,设生态司法服务点,及时发布生态环境审判信息,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依托水土流失治理宣教馆、汀江湿地宣教馆等重点打造具有长汀特色的生态司法及生物多样性汀教基地。下一步,长汀法院将持续创新生态司法机制。为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更加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长汀县人民法院是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
2022-07-18更新 | 9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因道路通行问题,使原本亲近的两家邻里因相互协商不成,纷争不断。W村村民甲先后到村委会、乡政府等部门反映情况,但是每次调解当事人双方都各持己见,分歧较大,导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2023年10月,村民甲将邻居乙告上法庭。当地法院受理此案后,积极了解案情,实地走访当事人,勘察案件中所提到的影响两家人的“道路”。考虑到此次案件的原告较为特殊,是一名盲人且没有子女,该法院工作人员决定来到当事人家中为双方进行调解。案件调解中,村民甲认为该道路是通往自己住宅的道路,未经本人允许,应该保持原状。而邻居乙则认为这条道路是我家所用,为了方便自家行走,将道路放低与他人无关。在当地法院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被告乙终于愿意将道路恢复原貌,方便盲人邻居行走。在被告的让步之下,原告甲当场答应撤销诉状。这起长时间无法调解的邻里纠纷,最终在当地法院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和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的行为里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谈谈该地法院是如何公正司法的。
(2)假如你是该法院的工作人员,应如何劝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一说你的思路。
2024-02-14更新 | 1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事迹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需要全体中华儿女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绝不容许亵渎、诋毁。2021年10月6日,被告人罗昌平用手机观看《长津湖》电影和长津湖战役纪录片视频后,使用新浪微博账号“罗昌平”发布帖文,侮辱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英烈。上述帖文由微博用户举报,被微博平台予以处理,处理前被阅读22397次。罗昌平于7日删除该帖文,经公安机关电话传唤后,在其微信朋友圈发布致歉声明,但该帖文内容已经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强烈愤概,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法院认为,被告人罗昌平的行为已构成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应依法惩处,并承担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罗昌平具有自首情节,自愿认罪认罚,愿意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8万元。用于抗美援朝烈士精神事迹纪念、宣传等公益事业,法院予以认可。2022年5月5日,海南省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罗昌平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暨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依法公开宣判,判处被告人罗昌平有期徒刑七个月。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法院对罗昌平一案公开宣判的社会价值。
2022-07-08更新 | 16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