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 封建制生产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68 题号:2070524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朝诗人李绅的诗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当时的社会现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地主阶级利用“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剥削农民
B.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受地主阶级奴役
C.农民在地主的强制下劳动,劳动产品全部归地主所有和支配
D.当阶级矛盾激化时,地主阶级会采用减轻徭役等方式缓和矛盾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这首诗是真实历史的生动写照。出现诗句中情况的根源是(     
A.地主、农民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B.不适时宜、日趋落后的封建礼教思想
C.等级森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制度D.土地绝大部分被地主阶级占有的现实
2023-07-06更新 | 3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2】从生产关系角度看,封建制与奴隶制国家的区别是(     
A.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高于奴隶社会B.二者都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C.农民拥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D.奴隶可以支配一部分自己的劳动成果
2022-10-25更新 | 51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 (0.94)
【推荐3】
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掣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根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

对诗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广大农民陷如贫困的根源
②封建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无法支撑人们平均分配
③在苛捐杂税压迫之下,农民不得不进行辛勤劳动
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09更新 | 6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