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中国梦的本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20732827

材料一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2022年11月29日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梦是家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百姓谋福祉,让人人都出彩,是跨越百年的初心传承,是筑梦圆梦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从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材料二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连战连捷的飞天奇迹,不仅写就天宫梦圆的英雄史诗,也树立了激荡人心的精神丰碑。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从无到有,是几代航天人的梦想和接续奋斗。正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各条战线的航天人实干苦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空间站梦想架设了向上攀登的阶梯。这种精神,也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极大鼓舞全体中国人民的创新创业豪情。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梦”的本质和特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谈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人应如何积极作为。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

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

逐梦征程上,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脱贫攻坚,到巡边护边、为国戍海,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些“最闪亮的坐标”,已经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性符号和重要象征,必将激发和汇聚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众志成城共襄伟业的使命和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中国梦的提出使人们产生强烈心灵共鸣的原因。
2023-11-17更新 | 4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十周年。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并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字字千钧,深深印在我们每个人心中。十年前提出的“中国梦”,如今已映照在无数现实之中。笃行十年,砥砺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梦逐梦圆梦: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大国小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发展;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明显改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不少科技领域由“追赶”变为“并跑”甚至“领跑”……无数的追梦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汇聚成新时代中国的奋斗图景。东南亚首条高铁印尼雅万高铁试验运行成功,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成功举办冬奥助力同心共筑冰雪梦……一个个创举,一条条纪录,折射出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十年取得的重大成就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启示。
2023-12-08更新 | 102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球南方”与传统“南方国家”概念一脉

全球面方:相承,是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近年来,“全球南方”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作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员,中国始终将南南合作作为对外合作的发展中国家优先方向,是全球发展事业的坚定推动者与积极贡献者。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设施联通作为重点,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设备、资金、人才,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追赶脚步。

西方某些国家声称:“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不属于‘全球南方’,‘一带一路’建设只会加剧南方国家的发展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对此予以反驳。
2024-02-02更新 | 3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