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20810678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就描述了探究性学习与教育性旅行融合的场景。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将研学旅行纳入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国家旅游休闲发展纲要。走出校门开展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等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结合材料,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角度,分析“研学热”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只调查不研究,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就提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只研究不调查,就如同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决策难免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调查工作,占有丰富的材料,在此基础上,要经过交换、比较、反复,采用多种研究分析方法,才能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才能将调研结果转化为务实举措,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解决群众问题,赢得群众信任。

材料二   近年来,江苏某县通过调查研究以芦笋产业发展为抓手,走出了一条以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新路。该县政府专门出台意见,从技术、政策、品牌等方面支持芦笋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成立芦笋协会,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鼓励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大户+重点帮促村+农户”等芦笋种植合作模式。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研究,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与社会》角度,说明涟水县是如何通过芦笋产业走出致富新路。
2024-01-17更新 | 33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1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长征二号丁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奔月,天宫遨游,北斗组网,祝融巡火,“羲和”探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羲和”太阳探测计划紧紧围绕太阳探测热点问题,进一步了解太阳构造,确定太阳活动的三维结构,掌握其机理和活动规律,“羲和号”高性能技术卫星平台在轨试验成功后,将大幅提升我国空间观测技术水平,力争产生原创性科学成果,从而为造福人类做出中国贡献。

中国发展日新月异,奔向光明马不停蹄。“羲和号”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破冰之旅;“夸父”探测计划则是研制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对太阳进行科学观测,已纳入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计划于明年发射。“羲和”探日,夸父逐日,中国发展向光明的征程更辽阔,力量更强劲。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2021-12-25更新 | 40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航天人以习近平的下好先手棋,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突出01”的原创导向,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十年来,航天人先后攻克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部分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发展到领跑,在相关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十年来,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为1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航天智慧。

材料二   经过几代航天人奋斗拼搏凝聚而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载人航天精神,不仅是托起飞天梦的精神之翼,更是全体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不断推动航天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超前思维的知识,谈谈工作中应如何下好“先手棋”。
(3)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3-02-18更新 | 5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