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 我国的社会保障 > 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作用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1 题号:20825482
杭州市人民政府“弱有众扶”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在原有兜底型、支出型和急难型救助基础上,加大了对发展型和关爱型等潜在救助对象的监测和帮扶(如下表所示)。
杭州市“弱有众扶”社会救助对象范围目录(部分)
原有兜底型特困、收入型低保、残疾人单列户施保对象
支出型支出型低保对象
急难型临时救助对象
新拓展发展型具有劳动能力在册对象、近期退出或未纳入救助范围对象、高风险致贫非在册对象
关爱型高龄、重病重残、困境儿童等特殊对象
新目录(     
①更好地凸显了我国最高层次保障的特有功能
②更好地彰显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思想
③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在帮扶中增强救助对象的内生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社会韧性通常指的是一个社会在遭遇破坏性力量时维持社会整合、促进社会有效运行的能力,社会结构在遭遇冲击和破坏时不至于解组和崩溃的可能性。从经济角度看,社会韧性主要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产业体系等。但如同木桶定律,决定社会韧性底线阈值的往往是风险抵御能力最弱的群体,也就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经济状况最糟糕的群体。下列做法有利于增强社会韧性的是(     
①发展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③完善社会保障,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生存危机
④通过完善社会保险,筑牢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2022-10-20更新 | 5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2024年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从财政支出看,2024年,国防、科技攻关、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重点支出刚性增长;弥补养老、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基本民生短板,财政需要继续加强保障。相关财政支出的作用路径是(     
①加大教育支出→提升我国教育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②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社会保障总水平→兜牢民生底线→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③加大卫生健康支出→推进医疗资源市场化→减轻就医负担→释放居民消费潜能
④加大农业支出→激发种粮农民积极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6-05更新 | 30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国家进入经济高增长阶段,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有免费的医疗、悠长的假期、长期的失业救济……这被称为无处不在的社会保障。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些国家的高福利政策给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见,社会保障需要(     
①各方合理分担责任
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③覆盖全民和城乡统筹
④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12-20更新 | 4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