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特征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0825620
看得更远、更清,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某科研团队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观测等领域应用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依赖于客观条件
③获得真理性认识才是认识的目的
④科技进步是新认识取代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为切实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环保部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涉及六省市的28个城市,该方案中对钢铁行业的“采暖季错峰生产”有明确规定,即:“重点城市如邯郸、安阳等的钢铁采暖季产能限产50%”。这一做法
①表明人的认识决定事物的价值                    ②说明关键部分处于主导地位,坚持着眼整体
③表明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活动                    ④表明联系是具体的,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5-21更新 | 6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航天人用了三十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在浩瀚宇宙书写了用航天梦托举中国梦的壮丽篇章。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事物发展的过程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④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地刷新世界的发展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4更新 | 2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跨越伶仃洋的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总长约55公里,它集桥、岛、隧于一体,从设计到建设前后历时14年,攻克了一系列难题,创造了一连串世界纪录。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社会历史性活动
②把握联系的客观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③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
④人们可以利用系统优化法创造性的建立事物的本质联系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19-03-26更新 | 4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