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087070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20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结合材料,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中国梦。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要修建约16万公里的铁路,把中国沿海、内地、边疆连接起来;修建160万公里的公路,形成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并进入青藏高原;开凿和整修全国水道和运河,建设三峡大坝,发展内河交通和水利、电力事业;在中国北部、中部、南部沿海各修建一个世界水平的大海港;大力发展农业、制造业、矿业等等。但在旧中国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这些构想都未能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构想。今天的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孙中山的伟大构想今天得以实现的感悟。
2023-07-12更新 | 152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议》指出,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党领导人民,在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积极合作下,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谈谈你对“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句话的认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全党全国人民掀起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热潮。请你以“学思践悟二十大,积极争当好青年”为主题写一份演讲稿提纲。
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契合题意,运用政治术语,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3-11-15更新 | 2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同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义务计划。由此,中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毛泽东带领全党对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

党的八大以后不久,党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了曲折。1957年出现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1958年发动了“超英赶美”的“大跃进”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动“大跃进”的出发点是为了以更快速度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超英赶美”,“把中国变成一个真正的大国”“一个强国”,但是,由于超越阶段、急于求成,“大跃进”反而给我国造成重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困难。

从1956年到1966年,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10年,其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新中国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布局的。1964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卫生事业成就可观。全国城乡卫生医疗网基本形成,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天花、霍乱、血吸虫病、疟疾、鼠疫等疾病,或被灭绝,或得到有效防治。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程。
(2)运用“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相关的知识,如何评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023-10-17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