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3 题号:209366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1921年,时任中国政府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考古学家袁复礼首次主持发掘了位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大批精美陶器、石器等珍贵遗物,揭示了史前华夏的人文之光,开启了中华文化的寻根之门,破除了“中国无石器时代”的谬论,推翻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认识,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序幕。

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陕西蓝田上陈、云南元谋等遗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中华大地在20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湖南道县玉蟾岩、浙江浦江上山和义乌桥头遗址的考古发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水稻农业1万多年前发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是世界粟作与稻作农业的起源地。北京周口店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甘肃敦煌莫高窟、广东“南海1号”沉船……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之光,向世界诠释着何为“中国气派”……百年考古实践不仅完全重建了中国史前史,也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有文献以来的中国历史。


有人认为:“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人们才能认识真实的历史。”结合材料并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评析。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这个老话题在当下生发出了诸多新故事:有声阅读市场成长迅速,IP改编等使阅读的产业链不断延伸....不知道当我们遥远的祖先还在结绳记事,于洞穴中刻画时,会不会想到有一天,人类阅读的载体竟会如此丰富多彩?

科技的跃迁,正以深远的方式重塑阅读的生态。阅读是永恒的,载体却不断更新。第二十三个“世界阅读日”前夕,一些商家推出新的电子书阅读器,努力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纸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不变的却是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经典作品的魅力,并没有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而消散。相反,阅读方式和载体的丰富,让人们可以更轻松地接触经典。因此,我们阅读经典作品,更要以优质的创作、精纯的阅读、大众的文化参与,成就今天的经典。今天,我们阅读前人经典,更要成就当代“今典”。技术发展赋予我们时代的读与写更大的开放性,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善加运用,让久远的经典面目可亲,让优秀的当代作品脱颖而出。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人类阅读载体的变迁对阅读所起的作用。
2023-01-16更新 | 8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一过程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依据。
2017-11-19更新 | 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特别阐述“第二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称其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契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论断;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相结合,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将马克思主义“全人类的彻底自由和解放”的社会政治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相结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融通,相互成就,推动了中华文明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第二个结合”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第二个结合”是如何在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的。
2024-02-25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