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本质 >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4 题号:2128326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呈现良好势头。截至1114日,2023年电影总票房为500.01亿元,总观影人次为11.79亿。

材料一   暑期档电影呈现出“百花齐放、群雄逐鹿”的多强格局。《长安三万里》将唐诗、诗人命运和历史浮沉紧密结合,唤醒国人血脉深处文化DNA;《八角笼中》以粗疬质感包裹贫困、留守儿童等议题,讲述贫困山区草根少年“逆天改命”的努力;《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则以当代视角解读,深挖封神故事内蕴的“何以华夏”价值观,家庭中的善意、对亲情伦理的维护、正义取代邪恶等,成为周朝翦商、华夏文明新生的生动注脚;《孤注一掷》聚焦网络诈骗、《消失的她》改编真实案件,让观众感受现实的厚重、触摸现实的温度……这几部影片位列暑期档期票房前五,贡献超六成票房。

材料二   近年来,观看网络首发电影的群体增多,更多影院外的观影空间涌现。流媒体平台通过大数据与计算模型对观众喜好进行精准画像,实现量身定制,让人们随时随地畅享观影体验。新形势下,中国电影人应以质量为先,努力创作出一批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汲取灵感、质量过硬的上乘之作;同时,适应观影新需求,与流媒体平台融合发展,中国电影票房必然不断做大做强。

(1)有同学根据材料一作出判断:电影高票房的成功因素就在于,或尊重中华传统文化与历史,或立足时代与生活讴歌人民群众伟大实践。请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对以上判断的逻辑性质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如何保持电影市场良好势头。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纂民法典这一重大立法任务。

1986年,我国曾出台了《民法通则》,从当时的社会条件来看,这是很大的进步。时至今日,面对社会运行和公民财产状况发生的深刻改变,以前的《民法通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势在必行。

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民事法律制度从此开启“民法典时代”。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中国民法典”梦想迈出坚实一步,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奋进中国提供不竭动力。

新制定的《民法总则》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资格,完善监护制度、调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下限、设立“特别法人”、保护网络虚拟财产……很多和人民生活相关的问题,对于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来说,民法典的制订可以让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必要性。
2020-04-23更新 | 20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2】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某班同学围绕“中国梦”,畅谈学习体会。
同学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伟大梦想,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同学乙:经过百年奋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通过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富起来了。历史表明,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同学丙:我要刻苦学习,考上医科大学,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医生,努力工作,救死扶伤,造福人民,实现人生价值,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任选一位同学的发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2)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并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论证。
要求:理论运用得当,逻辑清晰,论述合理。
2016-12-12更新 | 11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24至25日,乡关何处?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其对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传统村落基层的众多保护工作人员、志愿者、村民代表近百人齐聚一堂,为面临“空心化”问题的传统村落研究实际、有效、可行的对策。自2012年以来,由住建部牵头、多部委参加并甄选的“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至今已评选出6800多个传统村落。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是国家确定必须保护的农耕时代创造的历史文明遗产,是中华民族根性的家园。

村落“空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自工业革命开始,西方乡村社会就开始瓦解。现代城市的崛起,吸引大量乡村的劳动力与人口,村落的“空心化”便开始出现。可以说,村落“空心化”是人类进程中正常的现象。保护传统村落,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取的办法是,把那些古老的、有价值的建筑从已经“空心化”的村落剥离出来,集中一地进行保护。


依据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谈谈你对村落“空心化”的认识。
2021-03-21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