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客观唯心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55 题号:2128474
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13高二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科协、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打造的“科学辟谣平台”于2019年8月30日正式启动。各大网络平台将疑似谣言汇聚到该平台后,按人工智能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再返回原网络阻断谣言。下列关于识别谣言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存在都是合理的,要揭示谣言背后的动因
②坚持实事求是,让事实说话
③谣言止于智者,要不断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
④真理是唯一的,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3-03更新 | 18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柏拉图认为理念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下列对二者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有(       
①泰勒斯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
②柏拉图正确地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二者对于世界本原认识在根本上是对立的
④二者的观点都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0-09-09更新 | 22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开始发问,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这些问题反映了屈原对自然的深入思考,这些思考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论述中也多有体现。这说明(       )
①哲学源于诗人对世界的浪漫猜想和创造②人们无法真正认识世界的本质和世界的起源
③人们对宇宙的追问和思考与哲学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④屈原思考的问题已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鸿灵幽纷,曷可言焉!曶黑晰眇,往来屯屯。庞昧革化,惟元气存,而何为焉!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合焉者三,一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柳宗元以《天对》一文回答屈原之问,认为在天地未形成之前,元气已经存在;天地分化之后,元气充斥于天地之间。可见,柳宗元的观点(       )
①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②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元气”   
③属于朴素唯物主义   ④认为“天意”决定世界的运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11-10更新 | 13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